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TSD,杨丹蓉.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TSD,杨丹蓉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个体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的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和/或持续存在的一组具特征性的症状群,并导致一定社会功能的丧失。 定义 CCMD-3: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ICD-10: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的延迟的和/或延长的反应。 DSM-IV:指个体,包括受害者、幸存者、目击者与救援者等,暴露于极其严重的创伤性应激源后,个体感受到强烈的害怕、孤立无援或恐慌,并且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有特征性的症状的发生和发展。 例1 (Albano et al. , 1997) 6岁的玛西在邻居家的农场被一只很大的德国牧羊犬咬伤了脸。她7岁的哥哥杰夫和两个妹妹目睹了整个意外的发生。在玛西被咬伤后,那只狗继续朝受惊的孩子们吠叫了20分钟。之后,玛西由父亲带去急诊,医生给她的脸缝了针,缝针的过程中玛西非常痛苦。 意外发生以后,所有的孩子都很恐惧,并出现了一些很小的幼儿才具有的行为,包括尿床和吮手指;他们显得易激惹,还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噩梦。而玛西对伤口治疗过程及任何让她想起伤口治疗的情景都显示出极度的恐惧。在日常对抓伤或擦伤这类小伤口处理中,玛西也显得十分痛苦。 例2 (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005) 初中二年级女生,一年前被同学家长无故殴打,伤及头部及上腹部。当时送医进行颅骨CT等检查。 被打后一个月内表现出头痛、头晕、紧张、害怕再遭挨打的症状;自觉肚子痛,饮食差,睡眠易惊醒,多梦,梦见遭伤害时的情景,有回避躲避行为,时常哭泣,少语,心情不好,记忆力下降,无法坚持上课。 一年后仍有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紧张、不语、食少、健忘、难眠等症状表现,常反复不由自主回忆当时被打的情境而紧张、害怕,有不思饮食、恶梦等病理性重现现象,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说话小心翼翼,顾虑重重,有消极念头。 创伤事件 早期观点指重大的战争事件,因战争造成的伤亡、分离、窘困等相关场景。 以后,扩展为大地震、大爆炸、矿难、海难、火灾等灾难性事件。 如今,创伤事件的概念进一步发展,比如特殊职业、情感危机等。 (王志阳 汤月芬 施慎逊,2006) 创伤事件 自然灾害 创伤事件 亲身经历的 军事战争、暴力性的人身攻击(性攻击、躯体攻击、抢夺、暴力抢劫)、被绑架、被掳为人质、恐怖主义者的袭击、使以酷刑、作为战争罪犯被监禁或集中营的生活、天灾人祸、严重的交通事故、或被诊断为威胁生命的疾病。对于儿童来说,与性有关的创伤性事件还包括那些虽没有威胁性或现实攻击或伤害的发展过程中不适宜的性经历。 创伤事件 研究表明,除成年人外,儿童和青少年也会对创伤事件产生明显的症状反应,且其生物、心理、社会发展都会受到不良影响(Pynoos, 1994)。 引起儿童PTSD的典型事件有:经历或目睹人与人之间的暴力行为(如战争、抢劫或强奸),危及生命的事故(如房屋倒塌、交通事故),灾难(如火灾或地震),亲人猝死等(李成齐,2006)。 当创伤事件是人为造成的(如:酷刑、强暴等),PTSD可能特别地严重、或持续更长的时间(DSM-IV, 1994) 。对于儿童来讲,涉及人与人之间的暴力事件,也比其他原因更容易引起PTSD(李成齐,2006)。 创伤事件 创伤事件是诊断PTSD的必要条件,但不是PTSD发生的充分条件。也即创伤事件并不一定引起PTSD 创伤事件性质的研究 Willson认为创伤事件性质除了自然灾害和人为造成这一方面外,还可进一步从10个维度加以描述: 对生命构成威胁的程度;亲人或其他重要方面丧失的程度;发生速度;创伤持续时间;是否被迫离开家人或家乡;创伤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再次发生时的暴露程度;在多大程度上目睹了死亡、濒死及毁灭;个人在创伤中的角色;各类组织和机构对事件的反应。 (Bromet and Dew, 1995) 创伤事件 在同一类型的事件中,受害者所受到的应激强度不同,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也不同。应激强度越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越高,两者成正相关。(Breaslau N,Kessler RC,Chilcoat HD,et al., 1998)。 症状表现 (DSM-IV, 1994)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 不自觉的反复回忆 反复发生错觉、幻觉,即闪回(flash back) 梦魇或噩梦、坏梦 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神经兴奋 对细小的事情过分敏感 注意力集中困难 失眠或易惊醒 易激惹 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 可能的人格改变(久留一郎 罗丹,2000) 症状表现 (DSM-IV, 1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