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章第二、三、四、五节.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于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不论在形态、行为、生理代谢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农药的防治对象也有所不同。 根据防治对象的不同,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莠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它药剂等。 按农药化学组成成分可分为: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农药,有机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以及苯酸胺农药和苯氧羧酸类农药等。 农 药 有机磷农药 有机砷农药 有机汞农药 有机氯农药 氨基甲酸酯 粉 状 可溶性液体 挥发性液体 胃 毒 触 杀 熏 蒸 按化学组成分 按物理状态分 按作用方式分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和作物。进入环境的农药和农作物表面,土壤表面及水中残留农药在环境各要素间迁移、转化并通过食物链富集,最后对生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大气中农药的污染主要来自喷洒农药时所产生的药剂飘浮物和农作物表面、土壤表面及水中残留农药的蒸发、挥发和扩散。此外,农药厂排出的废气,也是农药污染大气的原因之一。 大气中的农药飘浮物在风的作用下可跨山越海,到达世界每个角落,据报到,在地球的南、北极圈和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上都发现有机氯农药DDT的存在。 水体中的农药主要来自农田施药和土壤中的农药被水流冲刷及农药厂废水排放进入水体。美、英、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发现在使用有机氯杀虫剂10年后,所有的主要河流都已受到氯杀虫剂污染。我国也有类似情况。 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 直接施用 通过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进入土壤 漂浮在大气中的及粘附于植物叶表面的农药随降水和降尘落到地面进土壤。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程度决定于农药的种类和性质、作物栽培技术、种植作物种类以及土壤本身的理化性质等。 1.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 2.农药在土壤中的气迁移与水迁移 3.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和残留 农药进入土壤后,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氢键结合和配位价键结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这时农药的移动性和毒性发生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土壤的吸附作用就是土壤对有毒物质的净化和解毒,但这种作用是不稳定的,也是有限的,其主要作用还是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 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胶体的阳离子组成、化学农药的物质成分和性质等都直接影响到土壤对农药的吸附能力,吸附能力越强,农药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越低,则净化效果越好。 进入土壤的化学农药,在土壤中一般离解为有机阳离子,为带负电荷的土壤胶体所吸附。不同胶体对农药的吸附能力依次为:有机胶体蛭石蒙脱石伊利石绿泥石高岭土,以有机胶体吸附量最大。农药也可在土壤在离解成有机阴离子,被带正电荷的土壤胶体吸附,这种情况在砖红壤中特别普遍。 影响土壤吸附能力的因素有:土壤胶体、胶体的阳离子组成、农药性质 、土壤pH等。 土壤中的农药在被土壤吸附的同时,还通过气体的挥发和随水淋溶而在土体中扩散和移动,从而被生物体吸收或移出土体之外,导致大气、水体和生物污染。 农药的水迁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溶于水中;二是被吸附于土壤固体颗粒表面上随水分移动而进行机械迁移。 除水溶性大的农药易淋溶外,大部分农药为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强烈吸附,特别是难溶性农药,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在水体内随水向下迁移,因此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是不大的,大多数积累在土壤表面30㎝土层内。通过土壤侵蚀,随地表径流进入地面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通过降水、灌溉和农田耕作等农业措施也可以促使农药在土壤中发生大面积转移,这些作用比所述的扩散要强烈得多。 尽管农药在土壤中的扩散和迁移可以促使土壤本身净化,但却导致大气,水体和生物等其他环境要素的污染。 农药在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下逐渐分解,最后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称为化学农药的降解过程。 降解速度快,在土壤中残留时间短的农药称为低残留农药;降解速度慢,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的农药称为高残留农药。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作用主要包括光化学降解、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等。 光化学降解:指土壤表面受太阳辐射作用活化以及以等对线为能源的分解作用,大部分除草剂和DDT都能进行光化学降解。 化学降解:分催化反应和非催化反应两种。非催化反应中以水解和氧化最为重要。 微生物降解:指通过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农药。在农药的降解中,微生物降解是起主导作用的,是土壤中农药最主要的散失过程。 土壤污染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首先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即控制工业和城市“三废”的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 其次,对已污染的土壤,要采取一切措施,消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者提高土壤环境容量,控制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使之不能进入或微量进入食物链,不致造成对人体健康和农业生产的危害。 一、控制和消除土壤污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