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幽默与讽刺 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幸福的日子又来到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在我们国家生活中每一个黑暗的时刻,直言不讳,坚强有力的领导都曾经得到人民的谅解和支持,从而保证了胜利。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定义:New Deal, 罗斯福在1933年上台以后,为挽救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在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等领域进行的一系列调整与改革措施。 阶段: 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经济、稳定人心。 第二阶段:1935~1939年,着重巩固和发展已有的成就。 五、保护劳工权利 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当时的人们如何看待新政? 第一种观点: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第二种观点是:一部分无产阶级人士认为罗斯福新政完全是维护垄断资本家利益的,没有任何进步作用,是以少量的所谓救济麻痹工人的斗志。 * *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美国民谣 (1)安德鲁·梅隆是美国20年代三任总统的财政部长; (2)胡佛总统任期内危机爆发并进一步恶化。 (3)华尔街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所在地,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经济大危机以华尔街股票市场狂泻宣告爆发。 请谈谈你对当时这首美国民谣的理解。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 美国股票市场崩溃。 来往穿行于华尔街的人们像一群热锅上的蚂蚁。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 ????? 听到股市崩溃的消息 范围广: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 时间长: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大: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下降2/3以上,失业工人有3000万人之多。 经济危机的特点 1929—1932年工业生产下降情况 36.1% 32.0% 52.2% 55.5% 法国 英国 德国 美国 经济危机对整个欧洲的影响 世界经济大危机原因 具体原因: ①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人民购买力低,造成生产相对过剩。 ②股票投机,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股价暴涨,造成虚假繁荣)。 ③过度膨胀的信贷消费,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④经济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刺激了盲目的生产和无序的竞争。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胡佛总统 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胡佛政府认为,坚持了一百多年的自由市场既然能带来空前的繁荣,那么它也会在自我调节中克服这场危机。 经济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 有人惊呼:“资本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 一、罗斯佛新政的背景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崩溃的边缘 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因患脊髓灰质炎致残。 1928年任纽约州长。 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高烧、疼痛、麻木以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坚持不懈地锻炼,企图恢复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疗病的佐治亚温泉被众人称之为“笑声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 罗斯福借助广播这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的传媒工具,以围坐在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天的形式发表谈话,他第一次开始时是这样说的:“我想就信贷问题与美国人民聊几分钟。”这样的“炉边谈话”吸引了全美国人民。他将“炉边谈话”看成是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向的极佳载体。 炉边谈话 “三R”,即复兴(Recover)、救济(Relief)、改革(Reform)。 救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