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后巩固练习: 金蛋(二)P5第2题 金蛋(二)P20第5题 小 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 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绝 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诗歌中江山、花草、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细微、较具体;上联是静景,下联是动景。远与近、静与动、概括与具体,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令人赏心悦目。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总说画面 具体分析 作者情感 绝 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1)远近结合。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 (2)色彩鲜明。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 (3)动静结合。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 (4)时空结合。千秋雪指时间的久远,万里船是指空间的广阔。 这样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生动和谐的画面,寄托着诗人浓而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万物、对祖国山河的无限深情。 题型分析——3.画中品诗型 由形象画面的色调,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 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鲜活,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反之,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凄冷和低沉色调的,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秋 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 别【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在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 鉴赏诗歌的物象 诗歌的物象 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对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的描写来曲折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这个事物便是物象(被诗人人格化的描写对象)。 咏物诗:描写客观的“物”,细致刻画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特点: 表现主题: 出山难、不怕焚烧、不怕粉碎、一身清白。 作者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表现手法: 拟人、托物言志 咏物诗设题特点: 1.描述的对象有什么特点? 注意:要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能仅仅抽象概括。 2.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移情于物、借物抒情;借物咏怀、托物言志 3.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品思想内容是什么?) 早 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鉴赏梅的形象) 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抓住描写物象特点的词语,分析、概括物的突出特点。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物所用到的表现手法。 答题套路: 1.本诗写出了( )的( )形象特点,表现它的( )的品质,作者借用托物言志/( ),表达了( )感情。 2.本诗通过写/描写( ),写出了( )的( )的品质,作者借用托物言志/( ),表达了( )感情。 【答案构成】 (1)概括物象特点(2)物象的内在品格精神(3)表现手法 (4)所托之志、所言之情 本诗写出了( )的( )形象特点,表现它的( )的品质,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 )感情。 小松 初长时不为人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