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北魏孝文帝概要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二、改革的内容 ⒈均田制 请阅读课文,思考: ⒈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⒉北魏何以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支配?能够实行均田制的前提、目的是什么? 均田制的实行及内容 露田 男:40亩 女:20亩 桑田 男:20亩 禁 国家所有 农民所有 请阅读课文,思考: ⒊均田制是不是重新平均分配土地?有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⒋政府分配给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全部归农民所有? 5、均田制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二、改革的内容 ⒈均田制 ⑴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⑵目的:保证政府收入,缓和社会矛盾 ⑶内容:政府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⑷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推行土地私有制 (6)实质: 国家与地主对人口和土地争夺 ⑸作用 ①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大量荒地开垦 出来,推动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抑制土地兼并 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徭役, ④ 推动北方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封建化 ⑤对后世田制产生很大影响 1.背景: 2.内容: 3.实质: 商:是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孝: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大量荒地,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学会汉族的农耕生活。 商: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孝: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商:实质是推行土地私有制;孝: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的比较: 材料一??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麻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方,丁男受麻田1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作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作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俘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摘自《魏书·食货志》 回答: (1)把北魏的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分析说明北魏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与鲜卑贵族封建化的 关系。 (3)指出北魏均田制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能否起到一定的抑制作 用,并说明立论的依据。 (1)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受田;农民、奴婢、官吏均受田;耕牛受田;因轮耕而加倍 受田;在地广人稀的地方 可随力垦荒;鼓励地少人多之处的农民迁移垦荒。 (2)鲜卑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令中 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获得大量 露田的使用权、桑田 (麻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加速封建化 进程。 (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可按劳动力 的多少得到土地,北魏政权以法律 形式确认受田者对土 地享有使用权和占有权。 请阅读课文,思考: ⒈北魏孝文帝为什么非常重视对官吏的治理? ⒉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整顿吏治?效果如何? ⒊颁行俸禄制度能否达到防止官吏贪污的目的?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对于今天如何防止腐败的问题,有人提出了“高薪养廉”的主张。你认为这一主张怎么样? 改革前 ⑴官吏原无俸禄,靠等级在战争获得财物人口。 ⑵地方官吏只要上缴一定数量的实物就可以肆意搜刮百姓。 ⑶贪污成风。 改革后 ⑴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自筹。 ⑵惩治贪污。 ⑶吏治有所好转。 俸禄制 二、改革的内容 ⒉整顿吏治 ⑴原因:吏治腐败,影响经济收入,激化阶级矛盾 ⑵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 ①吏治改善,缓和阶级、民族矛盾 ⑶影响 ②农民负担减轻,有利于发展生产 有一次,孝文帝问大臣怎样才能够平定盗贼,有大臣回答说,盗贼也是人,为贼实属无奈。如果地方官吏称职,治理有方,盗贼自然就会平息了。 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