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临床意义 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pH为7.0,细胞外液及血浆为7.4。 故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解离型多(非解离型少),不易入细胞内,因此提升血液pH值可使弱酸性药物向细胞外转运。 口服碳酸氢钠可解救巴比妥类药中毒。 特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 1.主动转运:逆电化学差转运、耗能 如Na+ 2.异化扩散:顺电化学差转运、不耗能 如葡萄糖进入RBC。 (五)药物对肝药酶的影响 1.药酶诱导剂:利福平、苯巴比妥 能增强药酶活性或促进药酶的合成的药物; 能加速本身或其他药物的代谢,药效降低。 2.药酶抑制剂:异烟肼、氯霉素 凡能使药酶活性或减少药酶合成的药物; 减慢某些药物的代谢,使其药效加强,甚中毒。 二、药物消除动力学 药物半衰期的意义 二、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 动脉注射给药:例如将纤溶药(尿激酶、链激酶等)直接用导管注入冠状动脉以治疗心肌梗塞。 不同途径给药吸收速度排序: 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舌下及直肠口服粘膜皮肤 口服利于吸收因素:1.吸收面积大;2.内容物的拌和作用;3.小肠内酸碱性适中,对药物解离影响小。吸收方式:简单扩散影响口服吸收因素:饮水量、是否空腹、胃肠蠕动情况、胃肠道pH值、药物颗粒大小、与胃内容物的理化性相互作用,胃肠道分泌的酸和酶,肠内菌群的作用 GI tract factors affecting absorption影响为肠道吸收的因素很多。如 鞘内注射:在腰穿时将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的方法就是鞘内注射。 概述 近年来,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成为防治中枢神经性白血病(CN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随之发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或并发症却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我们采用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135例白血病患者,经细心护理,减少了注射过程及注射后的并发症。现将其总结如下: [编辑本段] 1 临床资料 本组135例,男78例,女57例,年龄14~59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6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ML)54例,慢粒急变6例,CNS 10例。鞘内注射1次的38例,2~5次44例,6~10次33例,10次以上20例。最多的1例在9年内共注射30次。观察时间2天至10年。 [编辑本段] 2 注射方法 2.1 术前准备 2.1.1 做好普鲁卡因皮试。 2.1.2 准备消毒物品及注射过程中所需药品和腰穿包。 2.1.3 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消除其恐惧心理。 2.1.4 注射点定位:以左右髂后上棘的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接处作为注射点,并做好标记。 2.2 鞘内注射方法 2.2.1 病人去枕侧卧,背部与床板垂直,头向胸前屈曲,双手抱膝,使其紧贴腹部,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加宽脊椎间隙,便于进针。 2.2.2 常规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铺孔巾,暴露穿刺部位。用1%~2%普鲁卡因2~4ml自皮下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2.2.3 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垂直于脊柱缓慢刺入约4~6cm。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脑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拔出,如有脑脊液溢出,应立即插上针芯。 2.2.4 将已准备好的鞘内注射药物用4ml生理盐水稀释后,加入地塞米松5mg,待拔出针芯后立即接上注射器,缓慢推注。 2.2.5 推注完毕后再将针芯插入,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敷料,用胶布固定。嘱病人去枕平卧6~8小时。 2.3 常用药物及剂量 甲氨喋呤:初次用量为5mg,以后7.5~10mg;阿糖胞苷及环胞苷:首次用量25mg,以后为50mg。均配用地塞米松5mg。CNS患者每周注射2次,病情缓解后及预防注射时每4~6周1次。 [编辑本段] 3 副作用观察 鞘内注射后,病人因病情、年龄、性别、药物稀释剂量及配方等不同,出现副作用也不同。本组患者在注射后主要副反应见附表。 鞘内注射甲氨喋呤、阿糖胞苷及环胞苷等化疗药物,用药后患者可发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在鞘内注射过程中至术后8小时内,发生头痛、头晕或恶心、呕吐者一般症状较轻,给予对症治疗后,常在24小时内消失,少数患者卧床2~3天均可消失。我们在观察中发现:由于推注速度过快,致颅内压力突然增加,有4例患者同时发生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等严重脑膜刺激症,立即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加高渗葡萄糖液及止痛、镇静等处理后数小时症状缓解,24小时内消失。当减慢推注速度(约15分钟),并边回抽边推注,上述症状的发生明显减少,且发生程度也比较轻微。8例鞘内注射6次以上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