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pptVIP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1、社会建制 社会建制(社会制度)指为满足某些基本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 阐明本制度终极目标或存在价值的理论体系, 主要作用:向社会成员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使他们再充分理解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全力依从制度规范。 2.何为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 ①某学科已有一支专业研究队伍, ②有了自己的学会或研究机构, ③有自己的出版物, ④学科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⑤有相应的学位、学衔等。 二 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 1、科学技术社会建制概念的提出 贝尔纳在1954年出版的《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描述了科学的多重形象,提出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几十万计的男女在这方面工作”,19世纪下半叶以前,科学家人数不多。19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数迅速增加。 2、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的历史演变 古代科学活动的主体是哲学家中具有科学气质、渴望了解自然的一部分人,亦被称作自然哲学家。 古代技术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和其中间产生出来的工匠,他们也不是独立的技术专家。 自然哲学家和工匠是后来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雏形。 ③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确立 (1)现代科学家角色的确立 进入20ctry,科学成为对人类历史发展前途和现代国家兴亡起决定作用的力量,科学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承认,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稳固地确立了起来。 三 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技体制改革 政府拨款的财政技术经费-主要用于支持RD,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事业。如“863”、“973”计划。 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和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和研究活动开始阶段的启动支持。 高校和科研机构自筹经费(所占份额小) 社会风险和创业资金-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来源,如英特尔公司的发迹。 基金会和民间捐赠-如美国癌症基金会。  2.科技研究的结构比例 主要是获得基于现象和可观察的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应用或使用为目的。例如:力学 3.科学技术的法律调整 “二战”后,法律对于科技活动调整的任务从开始只注意保护发明和维护市场秩序扩大到更广阔的领域。科技政策法律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4.科技研究的管理体制 它由各国科学技术基础决定。世界各国由于文化传统、科学背景、政策环境有很大区别,管理体制各不相同。          一 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和互动 二 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 三 科学共同体与技术共同体 1. 科学技术界的社会分层 由社会承认不同而形成的等级体系,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结构。 2. 科学技术界的互动 科学家通过 库恩以其代表作(1962) 《科学革命的结构》 而饮誉世界,尽管人们对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看法认为它是 “ 智慧历史的一座里碑 ” “ 半个世纪以来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掘” 。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它是 “ 完全不足信的 ” 和 “ 耀眼的错误 ” 。 美国技术史家康斯坦提出技术共同体和技术范式的概念,此后技术经济学家多西又进一步分析。 技术范式 定义:根据一定物质技术以及从自然科学中推广的原理,解决一定技术问题的模式或模式。 任务:在技术范式的指导下从事技术的解题活动。 重要形式:“创新者网络”,它提供创新者非正式直接互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创新活动效率。 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 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 1.科学的体制目标 2.技术的体制目标 3.两者的评价依据 科学的体制目标 默顿指出科学的体制目标:  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动机,要求科学家做出独创性的贡献,不断增加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的知识存量。 科学的终极目的:  ①获关于自然的知识  ②这种知识在进一步认识自然时的作用  ③增进人类知识总量,并通过知识生产服务于人类 科学的体制目标的新变化 不仅服务于人类利益,而且强调服务于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 克林顿政府把“增进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作为其科学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我国政府也强调“基础性研究要把国家目标放在重要位置”。 企业越来越重视以各种方式更加直接地利用知识创新的知识产品。企业对大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大学与企业之间合作研究不断增加。 技术的体制目标 技术的体制目标是功利的,是要利用科学发现,进行技术发明,并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就是要利用知识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