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堂设计)2014-2015高中生物第三章生物群落的演替本章测试(B卷)苏教版必修3要点
滚动检测8 生物群落的演替(B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正确方法是( )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
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野兔的种群密度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昆虫卵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解析: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法。但对于相对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采用样方法。
答案:A
2.下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呈“S”型增长,甲种群从t2开始出现环境阻力
C.t2~t3时间内甲、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t3~t5时间内甲、乙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
解析:由图像可知,甲、乙两个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根据图的走势,甲的竞争能力小于乙,竞争的强度开始较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后减弱,A项正确;t1~t2时间内,根据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甲、乙种群呈“J”型增长,由于存在竞争关系,在t1后就可能存在环境阻力,B项错误;t2~t3时间内甲曲线虽呈下降趋势,但是这段时间内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只不过增长速率较t2时慢,C项正确;t3~t5时间内甲种群属于衰退型,乙种群属于增长型。
答案:B
3.在一鲑鱼养殖场进行了一次密度实验,下图是初始密度和最后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最后密度的取样是在鱼塘中的鲑鱼产新一代鱼之前完成的。如何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即当初始密度高时,最后密度不再依初始密度变化( )
A.鱼塘中有害废物的积累
B.死亡率刚好补偿出生率而影响密度
C.死亡率过度补偿出生率而影响密度
D.出生率不足以补偿死亡率而影响密度
答案:B
4.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C.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解析: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C段种群增长率虽然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还是逐渐增加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由于种群数量增加,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自然状态下空间和资源总是有限的,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答案:B
5.下图是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图中曲线的标号与下列各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种群数量最大的点 ②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的点 ③该种群迁入后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是从哪一点开始 ④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捕获后种群数量应该在图中的哪一点
① ② ③ ④ A b a c d B d c b a C d b c b D c a d c 解析:K值为种群数量最大的点,当曲线斜率最大时,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环境阻力明显增大时,即为明显偏离“J”型增长曲线时,捕获量应该以剩余量等于K/2时为标准,因为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C
6.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表示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在Ⅰ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
B.在Ⅱ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Ⅲ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
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
解析:害虫和蜘蛛是捕食关系,当害虫较多的时候,蜘蛛由于食物丰富而增多,但蜘蛛的增多会吃掉更多的害虫,害虫会减少,此时蜘蛛也会因为缺乏食物而减少;通过这种相互作用,最终使害虫和蜘蛛的数量都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长期共存。
点拨:在自然界中,捕食者往往无法将被捕食者全部捕食。
答案:C
7.分析以下实例,正确的是( )
①白蚁消化道中生活着以纤维素为养料的鞭毛虫 ②白尾鹿遇危险而逃跑时,尾巴高举显示出臀部白斑以告诉同类
③小丑鱼喜欢在有毒的海葵触手间活动,以求保护 ④鸣禽在繁殖季节有鸣叫占区行为,以保证其繁殖所需空间 ⑤榕树的气生根能沿着附近其他树木向上生长,但这一过程往往最终把其他树木缠死
选项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A ③ ⑤ ② ① ④ - B ② ④ ①③ - ⑤ - C ② ④ ① - ⑤ ③ D ② ④ ①⑤ - ⑤ ③ 解析:白蚁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依靠其消化道中的鞭毛虫将纤维素分解成糖类供白蚁生存,两种生物互利共生。小丑鱼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ppt
- 草房子共读一秃鹤.ppt
- (浙江专用)2015届高考生物 考前三个月 知识专题突破练5 遗传分子的基础.doc
- (清华版)第一册信息技术课件认识键盘 1.ppt
- (沪教版)教材化中考总复习ppt课件: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40页).ppt
- (浙江专用)2015届高考生物 考前三个月 知识专题突破练7 变异、育种和进化.doc
- (生物)大昌中学初2018级2016年11月17日中期考生物试卷.docx
- 荧光夜跑活动策划书.doc
-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DOC.docx
- 荧光定量PCR.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