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螺旋藻加工工艺及运营.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螺旋藻加工工艺及运营概要

项目概述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 螺旋藻是3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生物,是一类浮游植物,属蓝藻门,段殖藻目,颤藻科,螺旋藻属。螺旋藻这种古老的生物,喜高温(25℃-36℃)、高碱(PH9-11)的生长环境。鄂尔多斯高原有适合螺旋藻生长的有力条件和丰富的资源。 我国螺旋藻开发在近几年中发展很快,但目前以出口藻粉为主,或以粗加工产品投放市场,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螺旋藻含有较丰富的β-胡萝卜素,这一含量比天然萝卜高出18倍,是较好的β-胡萝卜素的来源。另外,螺旋藻体内富含优质蛋白(60%-70%)、藻多糖、蓝藻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迄今集营养和药用于一身的最佳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因此,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誉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 (一)、在鄂尔多斯地区养殖螺旋藻的客观条件: 1、自然条件: (1)光照充足,年积温高(3100小时/年),虽然生产期短(6个月),螺旋藻单产可达到14T/万m2,山东、江苏等地虽生产期较我地多一个多月,但雨季多,影响也大,单产一般在12T/万m2;年四季长春的云南地区,年生产期八个月,单产也只能达到14T/万m2,世界最大的螺旋藻基地施普公司27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为380吨。 (2)地处无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且水质好,产品质量不仅能达到国家标准(GB/T16919—1997),而且其中的重金属指标(铅、砷、汞、镉),在国内同行业最低,完全符合欧盟规定的出口食品标准。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 (3)不占用良田和牧场,荒漠沙丘地、盐碱地均可使用,所以在鄂尔多斯沙区发展螺旋藻产业,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多,耕地匮泛的国家来说,有重要意义。 2、地方资源优势: (1)原料碱资源,鄂尔多斯地区有大小碱湖61个,小苏打生产企业八家,总生产能力为24万吨,其下游产品—母液碱(6万吨/年),是螺旋养殖生产及好的原料,且价格低廉,可生产螺旋藻粉4000吨,原料成本较南方可下降6000元/T。 (2)煤碳及天然气资源,生产一吨螺旋藻需耗煤3吨,当地质优价廉燃料资源,较南方可降低燃料成本费用2000元/T。 因此,鄂尔多斯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及资源优势,造就了该地区发展螺旋藻产业具有明显的产量高、质量好、成本低的市场竞争优势。 3、不污染环境: 养殖螺旋藻的营养液4—11月份可循环利用,10月底停产时,废液碱度PH达到11左右,其中成分主要是碱(Na2CO3)和部分盐(NaCl),将此废液归还到碱湖或半封闭的是晒碱池里,自然平衡,可循环利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使螺旋藻产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选址在鄂托克旗,可利用天然气替代煤炭作为热风炉的燃料,避免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在鄂尔多斯沙区发展螺旋藻产业,业已具备的主观条件: 1、本项目总结了鄂托克旗十多家螺旋藻公司6年多的建设养殖经验,并通过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总结,现可成功地完成藻种分离、纯化、扩大;实践证明,新的养殖技术不仅是成功的,而且也是可靠的,单产达14T/万平方米·年,生产成本1.7万元/吨左右,藻粉质量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达70%,而且重金属指标是国内最低的。因此本公司决定在现有成熟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建设螺旋藻养殖基地项目是可行的。 2、鄂托克旗2008年生产螺旋藻粉600多吨,2009年鄂托克旗螺旋藻产量将突破900吨,形成国内县级地区最大的产业基地。因此,组建螺旋藻产业园,统一质检、研发,提升产业,走深加工的路子,将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技术开发状况: 1、鄂托克旗乌兰镇螺旋藻产业园区,设立了研究开发与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心具有从事20多年天然碱生产、技术、研究开发的高级工程师3名,有螺旋藻产业基地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生产技术指导的专业技术人员5名;该中心技术人员与当地螺旋藻企业合作,2003年4月改变了南方10多年传统的收藻工艺,发明了管道并联放藻液集中采收新工艺技术;2004年3月率先提出利用天然碱合成小苏打的下游产品—母液碱养殖螺旋藻的新工艺配方;同年选用国内新型燃煤热风炉一次性试车成功;2005年将天然碱化工除沙澄清工艺引入螺旋藻生产,结束了内蒙螺旋藻含沙的历史;以上发明创造均属国内首创。2006年底又到世界上最大的云南施普瑞公司螺旋藻养殖基地进行观摩学习,该公司是我国目前生产技术及管理最规范化的企业,对我地螺旋藻基地的建设很有参考价值;可见螺旋藻项目建设技术上有保证。 通过6年多生产实践,鄂托克旗地区现有螺旋藻养殖企业不仅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同时也开拓了国内、外的螺旋藻市场,为做大、做强、做好螺旋藻产业园奠定了基础条件。 2、有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胡鸿钧教授,北京林业大学食品工程系及国内藻类研究的专家——李博生博士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