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个高考文言虚词专项复习要点
(三)助词: 1.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2.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这里是表示时间 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四)动词或名词 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3.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动词:以为,认为。 动词:用,任用。 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六)通假 1.固以怪之矣。 2.日以尽矣。 通“已”,已经。 复合虚词 【以为】 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铸以为金人十二。 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把……作为或制成。 【以是】【是以】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有以】【无以】 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一)介词。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1.依照,根据。 2.依靠,凭借。 3.趁着,趁此。 4.通过,经由。 5.因为,由于。 (二)副词。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1.于是,就;因而。 2.原因,缘由,机缘。 (三)动词 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1.根据。 2.沿袭,继续。 【13因】 介词。 到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1.在,从, 2.“在……方面”“从……中”。 3.由于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陈涉少时,尝于人佣耕《陈涉世家》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史记·淮阴侯列传》 4.向,对,对于。 5.被。 6.与,跟,同。 7.超过,比。 8.给。 9.按照,根据。 【14于】 复合虚词 【于是】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对此,从此,因此。 (在这时) (在这种情况下) (对此) (因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 (一)介词: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介词。和,跟,同。 2.给,替。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3.比,和……比较。 (二)连词: 和,跟,同。 (三)动词。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5与】 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庞煖易与耳。 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1.给予,授予。 2.结交,亲附。 3.对付。 4.参加,参与。 5.赞许,同意。 (四) 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 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复合虚词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 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一)连词。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1.表示承接关系。译 “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16则】 【17者】 1助词。用在其它的词或短语之后构成名词性短语,可译为的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石榴课件x.ppt
- 17反比例函数集体备课教案.doc
- 17《李时珍夜宿古寺》ppt课件4.ppt
- 行政管理复习题.doc
- 行政管理学复习练习题.doc
- 行政管理学.doc
- 行政管理制度附表.doc
- 17届高三数学(文史科)三轮复习专题9第10讲概率与统计课件.ppt
- 17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总复习第4章第11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课件新人教版(24页)课件.ppt
- 17届高三数学(文史科)三轮复习专题8概率与统计课件.ppt
- 2025至2030年中国宠物垫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抽针网眼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章 体液调节》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docx
- 2019版 浙科版 高中生物学 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三章 体液调节》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2025至2030年中国除垢特效型净水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初中地理教学挂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Oracle数据库日常维护手册.pdf
- 2025至2030年中国除醛专用净化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pptx
- 2025至2030年中国穿头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