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要点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辍笔 谈笑风生 间(jiàn)或 李代桃僵(jiāng)
B.针灸 仗义直言 蹙(chù)额 毛骨悚(sǒng)然
C.蹂躏 再接再励 檄(xí)文 百舸(kě)争流
D.垫付 绿草如荫 游说(shuì) 乳臭(chòu)未干
答案:A
解析:本题将字形和字音两个考点结合起来考查,分别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和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B项,“直”应为“执”,“蹙”应读“cù”;C项,“励”应为“厉”,“舸”应读“ɡě”;D项,“荫”应为“茵”,“臭”应读“xi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音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
C.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有些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
D.大型情景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场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出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B项,句式杂糅,“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D项,成分残缺,“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跑来”后加“效果”。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 的脂肪酸,还有油酸。菜籽油能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它对 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
C.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必须”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抑制”和“抑止”的区别在语素“制”和“止”上,“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没法“防治”。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 。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 。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时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 ,但正常情况下, ,因为引力波在广袤的宇宙中经过长途跋涉,抵达地球时强度已大大减弱。
①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②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③引力波是听不到的 ④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 D.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衔接和连贯的能力。答题时先整体把握语段的表述主体与中心,本段材料表述的核心对象是“引力波”。再注意上下句关键词语的提示和照应作用,在第一空和第二空之间,“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是个十分重要的句子,由此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两项。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选④。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二者同属戏剧艺术。
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
C.从先秦《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