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一轮复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要点
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牛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被称为 和 2. 判断 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 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是一个生 物群落 自学四种种间关系,判断属于哪一种? ①地衣(藻类和真菌) ②蛔虫与人 ③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④羊和草 ⑤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⑥青蛙与昆虫 ⑦大豆与根瘤菌 ⑧菟丝子与大豆 ⑨螳螂与黄雀 ⑩水葫芦与浮萍 (11)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二)群落的演替的类型 物种数目增多, 生物量增大, 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 群落稳定性增加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下列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1、初生演替 2、次生演替 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1、初生演替 1.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有。 种群演替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通常是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2.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群落稳定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2.次生演替过程: 次生演替一般都比初级演替进行得快,这是因为原来群落中的一些生物遗体和有机质遗留下来,环境条件较好之故。 一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草 小灌木 灌木林 乔木(树林)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①一年生杂草 ②多年生杂草 ③小灌木 ④灌木丛 ⑤乔木(森林) 在干旱的荒漠上很难形成 是否所有的次生演替最后都能发展到乔木阶段? 速度 时间 起点 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 3.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有什么区别?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 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 彻底消灭了的环境 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 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 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 殖体 长 短 缓慢 较快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为什么大面积围湖造田是洪灾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 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大面积围湖造田,使湖面大大缩小,减小了蓄洪容积,降低了蓄洪能力,导致洪灾频繁发生。 两种演替的比较: 创新方案P144 【思维判断】 1.研究个体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 2.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3.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 4.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 5.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 × √ √ × 【典例训练1】(2011·安徽高考)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B 【典例训练2】如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100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 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 B (2009年高考山东卷)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高频考点例析 考点一 种群密度的考查 例1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D 高频考点例析 考点二 种群的增长率 例2 (2008年高考上海卷改编题)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100只 B.200只 C.300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葫芦栽培技术概要.ppt
- 2012高一物理课件 4.2 力的分解 3(鲁科版必修1)要点.ppt
- 2012高三语文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矫正训练”》要点.ppt
- 2012娄底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要点.doc
- 2012版历史与社会新教材课件系列:5.3.2-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要点.ppt
- 2012高一化学优化巩固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金属与非金属、水的反应(新人教版必修1)要点.ppt
- 2012高三生物复习: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整合(新人教版必修2)要点.doc
- 2012长春版九上《金黄的稻束》ppt课件要点.ppt
- 2012高中物理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要点.ppt
- 2012高二物理课件:第十七章-章末整合-(人教版选修3-5)要点.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