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课件要点
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位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禄山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唐王朝被史思明援军打败。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 “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佳作,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请你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老妇人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至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至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2.诗中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3.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开端(第1段)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发展、高潮(2、3段)致词的内容:写老妇人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 结局(第4段)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人已被捉。 1.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 2.诗中有几个主要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老妇人、石壕吏。老妇人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石壕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3.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人的痛苦申诉,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把《石壕史》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一幕短剧。 [提示]石壕史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关键是要合理的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从而鲜明的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 暮 夜 夜久 天明 投宿 住宿 告辞 开端:有吏夜捉人(恐怖) 发展:听妇前致词(凄苦) 高潮:老妇从吏归(被逼) 结局:独与老翁别(悲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25 杜甫诗三首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河山,培养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让学生感受诗人忧时忧国思家的感情。激发学生对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同情。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望 岳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赴洛阳应试落第,于是漫游齐、赵(今山东、河北)一带,这诗是游泰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首。近岳而望,并未登山,所以题为“望岳”。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自己期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字着笔的。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可分两大层,请试着概括大意。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2.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 请赏析本诗优美的词语或诗句,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 4.《望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进行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 仰慕之情 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 横跨齐鲁 颔联——近望 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 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 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2.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请赏析本诗优美的词语或诗句,谈谈自己喜欢的原因。 (1)“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耀大地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透镜及其应用》要点.ppt
- 2013年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24: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要点.doc
- 2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学生练习)要点.doc
- 2013年全国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及答案汇编(二)要点.doc
- 2013年九年级化学下册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件新人教版要点.ppt
- 2013年一级建造师机电管理实务课件要点.ppt
- 2013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课件要点.ppt
- 201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4.1.1机械振动要点.ppt
- 2013年人教版生物选修3精品课件-1.1-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要点.ppt
- 2013年全国小学生语文能力竞赛试题(12.13)要点.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