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哲学123单元期中试卷要点.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哲学123单元期中试卷要点

爱德外国语学校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试题(理) 命题范围:《生活与哲学》第一、二、三单元 命题人:张秋芬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下面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否定自然界先于人的活动而存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  ) A.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B.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主观精神依赖于客观事物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曾携其作品《易经的奥秘》登陆央视《百家讲坛》。该作品中《易经》的成书、阴阳的由来、八卦的成图以及卦的解读等都突出表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即两者谁为第一性谁先谁后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和的关系问题 .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这种观点(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缺乏科学依据 B.否定了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但蕴涵辩证法思想 C.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是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哲学派别 .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A.B.C.D.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新陈代谢 商品价格的时涨时落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A. B. C. D.201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C.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主观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3、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以色彩鲜艳的线条和色块将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进行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反映意识活动 A.是对事物虚幻的反映B.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 C.具有主动创造性D.具有目的性 ....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段话表明 A.意识先于物质而存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C.规律是客观的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B.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有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     D.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1、右图漫画“都有水分”启示我们,办事情应该( ) A.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 规律是客观的,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C. 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22、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A.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4、20世纪30年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