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议论文写作指导概要
议论文写作指导 之开头与结构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1.试题内容多元化,贴近生活是方向。 高考作文命题范围定位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心理素质,关注现实生活,倡导科学思维方法,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追求崇高思想境界,倡导人文关怀等方面内容。按照“不陈旧、不怪诞、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的命题规律,2010年高考作文的命题范围,会侧重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格精神(爱心、自信、自强、追求、奉献、坚强、诚实)②情感关怀(亲情、友情)③传统道德(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知恩图报)④科学思维(辩证、发展、创新)⑤人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⑥人际关系(和谐平等、交流互助)⑦教育成长(文明、律己、尊重、执着、兴趣、习惯、方法)⑧敬畏自然(保护环境、万物和谐)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2.命题形式多样化,材料作文成新宠。 高考作文命题中“话题作文”一花独秀的局面已经被全面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万紫千红、百花争艳。命题作文(2009年山东卷、江苏卷、四川卷,2008年湖北卷、湖北卷)、新材料作文(2009年全国Ⅰ卷、全国Ⅱ卷,上海卷、辽宁卷、安徽卷;2008年全国1郑、北京卷)、话题作文(2009年天津卷、广东卷,2008年四川、浙江卷)、看图作文(2007年全国1卷)都会在未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形式选择方面,两种趋向要在备考中引起注意:一是新材料作文占主导地位。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必须重视新材料作文的训练,特别是立意、拟题、思路的训练。训练材料也要创新,要多样化,如新闻材料、故事材料、图画材料、警句材料、表格材料等。二是2009年出现了一种新题型——半命题作文(湖北卷的“站在? ? 门口”,福建卷“这也是一种? ? ”)。要研究这种作文拓展思路、选取材料的方法。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3.试题面目新颖化,融合创新成趋势。 试题面目的新颖化,主要表现在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命题形式的融合与创新。如传统的命题作文,多是给一个题目,而今天的命题作文,则可以先引入一段材料,或注释性的话,然后点明标题。 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预测 4.命题导向明晰化,人文关怀成主流。 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有利于中学教学”,这决定了的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作用,而这种导向性在2010年高考作文中将更加明晰。①??倡导人文关怀。②倡导优良人格精神。 ③倡导领悟思辨。 ④倡导联想想象。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 例: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 打架有百害而无一益 ③看武侠会使人丧志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语言,有时是化解误会的良药。 (论点)它使许多误会得以消除,使不少心灵的隔阂被冲破。赵国大将廉颇妒忌被赵王器重的蔺相如,扬言要使他难堪,而相如却处处避免与之发生冲突,众人不解,相如一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道出用意。这句话使廉颇瞬间消除了对相如的偏见,他负荆请罪,最终与相如成刎颈之交。(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说“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可分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 对比论证:健康会随着时间损毁,美貌会随着光阴耗尽,荣誉会随着历史尘封,而诚信却如一杯醇酒,越是品得长久,就越是显得芬芳怡人。(《把“诚信”留在心里》) 二、标题的确立 观点式:《自信创造奇迹》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有目标才有美好未来》 《有梦想才有成功》 《细节决定命运》 比喻式:《诚信——人生的通行证》 《守住你的金矿 ——诚信》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点亮心中那盏灯》 文章的中间部分 (一)结构安排 1、并列式结构。在论证思路中,为了论述的方便,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平行的、并列的分论点,或是把论据并列起来,论证的几个层次或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这就是并列式。“总一分一总” 例一 : 《谈写文章》 总:要写好文章,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