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歌鉴赏形象.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形象概要

走向高考·语文 总览近年高考试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1.选材范围进一步扩大。 2010年高考涉及唐诗、宋诗、宋词,还涉及较为少见的乐府诗、汉魏晋诗,如山东卷,全国课标卷,甚至还出现了清代词曲,如重庆卷。可以说,选材范围继续扩大,但名家名篇相对减少,中学生不熟悉的作品比重加大,这样,既开拓了考试领域,又避开了押题的视线。另外,有些试卷所考诗歌的地点都与本省相关,如2006年江西卷所考诗歌的作者杨万里即为本省作家,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2.体裁多样,题材丰富。 总体上看,蕴涵哲理、富有情趣的诗歌是命题的首选;清丽淡雅、情景交融的诗歌是命题的主流;短小精悍的抒情诗、充满理趣的山水田园诗和表露深情的送别诗是命题的主要对象。从作者角度看,2010年以名家非名篇诗词为主,兼有非名家作品,如全国课标卷、全国卷Ⅰ等。鉴于此,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扩大复习范围,着眼方方面面,真正从根本上提高鉴赏能力。 3.考点分布广泛,试题切入角度小。 高考诗歌鉴赏题所涉及的考点除文学常识、风格、形象、意境外,主要表现在炼字(语言)、情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考题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巧妙切入设计命题:或直接从诗入手,或借助评点设题;或是细节,或是炼字,或考诗眼;或抓景与情、动与静、虚与实的关系;或考查形象、意象、意境的把握;或赏析各种修辞手法等等。如2010年福建卷考查了诗歌形象,湖南卷、江苏卷考查了诗歌的语言,四川卷、北京卷等考查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整个考查体现了新课标对鉴赏能力的核心要求。 4.考查形式基本固定,分值、题量各有不同。 诗歌考查总体上仍以主观题为主,除个别试卷(如2010年北京卷),大多都以1~2道主观表述题形式出现。分值在6~10分不等。分值与题量基本保持了各地往年的风貌。 (2009·高考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2)(示例)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例2 (2008·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 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一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瑟瑟”“平”“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 画面大概: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答案】 写天空飞翔的鸥鸟,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机,组成一幅动静相间的江上秋色图;成双的鸥鸟反衬了诗人的孤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走向高考 · 高考一轮总复习 · 新课标版 · 语文 * 走向高考 · 高考一轮总复习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