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十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必修三](共69张PPT)要点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CO2 生物群落 ①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②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减少CO2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产生的热能散失 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考查类型】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知识及相互关系。 4.5×107 kg (3)过程④是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动物尸体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分解为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从图中看出,导致大气中CO2增多的因素可能是①过程减弱或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即绿色植物减少,也可能是⑤过程增强,即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因此减少温室效应应从这两方面考虑。 (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由于生物体在代谢中不能直接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6)不同营养级之间含碳量的关系也符合能量传递效率10%~20%。E是生产者,其固定的碳有两条去路即①传给B,②经C、D最终传给A,且C、D处于同一营养级,使A获得碳最少,应按10%传递,这样在传递过程中损失的能量最多。计算如下:(5.8×109-)×10%×10%=4.5×107(kg)。 【方法归纳】综合题也是由若干小的基础题组合形成的,首先不要有怕的思想,其次遇到图表,要弄清图表的含义,找出解题的信息,遇到计算,要根据所学知识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进行,这样题目自然就容易了。 课时练习四十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3广东)右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A 【解析】引入的鲈鱼以中小型鱼类为食,故鲈鱼能以鱼a或鱼b为食,它们构成捕食关系,又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因此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2.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菜青虫吃掉白菜叶并将其转换成生物量的情况。观察发现虫子一天吃2 m2的菜叶。为了估算方便,又做了一些测量。各字母的含义分别是W:该菜叶每2 m2的平均干物质量;X:虫子每天呼吸的消耗量;Y:虫子每天粪便的总量;Z:虫子每天CO2的排出量。则估算虫子每天积累的生物量B的公式应为( ) A.B=2W-Y-Z B.B=W-Y-Z-X C.B=2W-X-Z-Y D.B=W-X-Y 【解析】菜青虫积累的生物量=摄入的食物总量-粪便量-呼吸消耗量。 D B 【解析】据图判断,h表示各营养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i表示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有机物,k表示通过生物的遗体、粪便等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即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各营养级的h分解消耗产生的CO2总量,A错误;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k)经分解者分解为CO2和无机盐后才能被生产者利用,C错误;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只能单向传递,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生产者中i的量,等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量加上其粪便中的量。 C D 【解析】⑤可表示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回归无机环境,是物质循环的一部分。 A C 【解析】图中2代表生产者,3为初级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当生产者的数量最多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最多。 C B A 【解析】④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可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分解者呼吸越旺盛,释放的CO2量越多;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大于③表示的呼吸量,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生物体内。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 【解析】象粪中的能量属于大象未同化的部分,所以蜣螂未从大象获得能量。兔子等植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狼等肉食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生产者是联系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桥梁,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从生产者开始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不能够循环,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 【解析】依图可知,A为CO2,D为生产者,C为分解者。A选项中提到的食物链应为D→F→E→B;B选项中①②分别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C选项中C和E之间不存在捕食和竞争;碳在食物链内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文化分区、生态功能区划、各生态功能区备选植物一览表、高速公路车速与公路廊道典型实景图.pdf VIP
- (高清版)DB3208∕T 173-2022 群众体育智力运动 掼蛋 术语与定义.pdf VIP
- 基层工会经费审计常见问题及建议.docx VIP
- 航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衣食住行(共10篇).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附解析.pdf VIP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5篇).pdf
- 60万吨年锆钛矿分选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doc
- 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练习(12篇).pdf VIP
- 对照反面典型案例方面存在的问题.docx
- 春节节后收心会.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