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贬谪对苏轼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概要
第27卷第5期凯里学院学报Vo.l 27 No. 5 2009年10月Journal of KailiUn iversity Oc.t 2009* 贬谪对苏轼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王晓暖(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 福建三明365004)摘要: 苏轼, 宋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纵观其一生, 宦海沉浮, 变幻莫测, 但他胸怀坦荡, 能处之泰然。他超然、坦荡人格的形成, 内容丰富、成就卓然的诗歌创作, 与他遭受贬谪, 身心得到历练密切相关。研究贬谪对苏轼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生领悟及其诗歌创作。关键词: 贬谪; 苏轼; 诗歌中图分类号: I207. 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329( 2009) 05-0096-04纵观苏轼一生, 宦海沉浮, 变幻莫测, 但他却能处之泰然, 胸怀坦荡, 在逆境中更能闪现璀璨的光芒, 实为难得。而他超然、坦荡人格的形成, 内容丰富、颇具特色诗歌的大量创作, 可以说与他遭受贬谪, 身心得到历练密切相关。故研究贬谪对苏轼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苏轼独特的人格魅力、人生领悟及其诗歌创作。一、贬谪对苏轼性情爱好的影响苏轼少时即奋厉有当世志, 仰慕东汉刚直的名士范滂, 21岁便高中进士, 踏上仕途, 对北宋王朝太平景象背后潜伏的一系列内外危机有深刻的认识, 提出课百官、安万民、厚货材、训兵革的改革措施。他从不随人, 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出仕之初, 正值王安时变法, 苏轼从当时的实际情况考虑, 不同意王安石的一些措施, 因而被放外任。后来, 朝廷御史台有人居心不良, 罗织罪名, 诬陷他以诗讪谤朝廷, 被捕入狱, 是为乌台诗案。出狱后,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哲宗即位, 高太后临政, 苏轼因属旧党而被召回朝廷, 官至中书舍人, 但因其在贬谪期间了解到新法的许多好处, 不同意司马光等人尽废新法的主张, 于是又被外放, 历任定州、杭州、扬州等地知州。高太后死后, 哲宗亲政, 新党重新执政, 苏轼再次遭到迫害, 先贬惠州, 继而被贬琼州(今海南岛)。可以说, 在乌台诗案前, 苏轼基本上是比较单纯的儒家人格和书生人格, 这收稿日期:2009- 07- 08一时期他思治天下, 探询人生, 虽然萌动着新的因素, 但并未有所突破。而苏轼那种随遇而安、通脱坦荡的性情心态是在贬谪期间因生活困苦、处世艰难、身心得到历练后才最终形成的。在贬黄州、惠州、琼州期间, 生活尤其艰难, 但也正是在这种艰难环境中才使得苏轼性情变得更加通脱和坦荡。初到黄州, 苏轼贫病交加, 穷困潦倒。他两次说自己穷到骨, 在给友人的信件中也多次说到自己右目病笃, 卧病半年, 并杜门斋僧, 百想灰灭。特别是被贬岭南时生活尤其窘迫。在惠州条件委实艰苦, 除了从朝廷一直延伸到地方无所不在的压力(屡次搬进又迁出合江楼)外, 年老多病、物质生活的困乏、岭南地区相对落后的人文环境以及流行的瘴疠等等, 都在威胁他的生存。他的和陶贫士云其生活窘迫: 岂知江海上, 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阳, 徂岁惨将寒。无衣粟我肤, 无酒嚬我颜。贫居真可叹, 二事长相关。诗人垂老贬谪, 流落江海, 衣食困窘, 饥餐落英。又有和陶岁暮作和张常侍云其欲以米酿酒, 米亦竭, 以无酒为叹。可见其生活相当窘困, 温饱已成问题。特别是贬到海南时, 生活条件更加恶劣, 东坡给友人的信中说到: 此间食无肉, 病无药, 居无室, 出无友, 冬无炭, 夏无寒泉, 然亦未易悉数, 大率皆无耳。其恶劣程度可见一斑。除此外还年老多病, 在儋州作纵笔有寂寂东坡一病翁, 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 一笑那知是酒红!作者简介: 王晓暖( 1971- ), 男, 福建尤溪人, 三明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 硕士, 中学高级教师。第5期王晓暖: 贬谪对苏轼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97北船不到来如珠, 醉饱萧条半月无。明日东家当祭灶, 只鸡斗酒定膰吾。这些都充分表现出苏轼在贬谪期间生活贫病交迫的处境。面对困境, 东坡并未因此而消沉, 他给人印象最深刻之处莫过于他的善处逆境。如到黄州后, 他寄居定惠院, 至全家迁居至临皋亭时, 大有生活饥寒之忧, 只好痛自节俭。后书生马正卿替他向官府请得一块数十亩的荒地, 他便亲自耕种, 植了些粳稻枣粟之类, 以此来稍济困窘。这块地便是东坡。这时候自称东坡居士的苏轼已过上躬耕的生活了, 对于如何开荒种植已有些经验和合理安排, 他时常和老农交流。然而, 苏轼又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民, 纵观东坡八首, 其基本情调是一种恬淡的愉悦, 没有感伤, 没有抱怨, 更没有哀愁, 倒是从劳动中获得了一些过去不懂的知识和前所未有的感受, 不矫情, 而是发自内心, 所以才那样纯朴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