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高考文言断句和翻译之断句部分要点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我从小孤苦贫穷,贪图薪水官职来供养母亲,没有空闲跟从老师极力钻研经 籍,来全面学习圣人留传的学业。而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 都是钻研经书传文,移此种说法相并到另一种说法,(自 己)认为(所写的文章)轻薄,不朴实,恐怕不被时人所取悦,没有高超出众 像古人这样自立(一家之言)的内容。但是相关部门误加采纳,多次因为先生夸赞读书人。等到中进士以来,从以前所写文章的不足来适合有司的举荐并且担当长者的了解, 这才大大改进了我所写的文章, 差不多可以在世上立足。 但是我言语出格因而招致罪至,学业成但是身心受辱,为彼就能获誉,为此就要受祸, 这就是明显的后效。 2012浙江卷 (独立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解析:本题考查了论语的仁爱观, 两个断句的差别在于,前者“不问马”为一句,后者将“不问马”标断。这一细小的变化,使意义有了明显不同,对比如下:第一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没有问马。第二种,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房烧了,孔子退朝回家,问道:“伤了人吗?”(回答说:)“没有。”接着询问马的情况。按照前一种标点,孔子只关心人的伤亡,对马的伤亡则不闻不问。而唐人的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红字部分为答案) 2013北京卷 (独立文段)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其 时 也 夫 施 吉 报 凶 谓 之 命 施 凶 报 吉 谓 之 幸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 世之治也 / 行善者获福 / 为恶者得祸 / 及其乱也 / 行善者不获福 / 为恶者不得祸 / 变数也 / 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 / 故循福之所自来 / 防祸之所由至也 / 遇不遇非我也 / 其时也 / 夫施吉报凶谓之命 / 施凶报吉谓之幸 / 守其所志而已矣 天下太平之时,做好事的人获得福报,做坏事的人得到灾祸;等到天下动乱之时,做好事的人不能获得福报,做坏事的人得不到灾祸,这是不合常规的现象。有智慧的人不因为不合常规的现象就就怀疑一定的规律,所以遵循福报自然来到的方法,防止灾祸所来到的途径。遇到不得志之时,原因不在于我,而在于时运。那做善事而回报的是不幸的叫做命运,做恶事而回报的是吉利的叫做侥幸,一个人要能够坚守住所追求的罢了。 2013江苏卷 (独立文段) 用斜线“/”给下文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 下 争 于 战 国 贵 诈 力 而 贱 仁 义 先 富 有 而 后 推 让 故 庶 人 之 富 者 或 累 巨 万 而 贫 者 或 不 厌 糟 糠 有 国 强 者 或 并 群 小 以 臣 诸 侯 而 弱 国 或 绝 祀 而 灭 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齐桓公用管仲的谋略,统一货币,从山、海中求取财物,用来使各国诸侯朝拜,以小小的齐国成就了霸业和名声。魏国任用李克,充分运用地力,成为强大的国家。从此以后,在战国时期天下互相争夺,以诡诈武力为贵,轻视仁义道德,以富国政策为先,以推让礼仪为后,所以平民中的富人累积万贯家财,贫穷者糟糠都不能满足,强大的国家或吞并其他弱小国家让别的诸侯来朝拜,弱小的国家可能断了祭祀而灭亡了,到了秦国,终于吞并(统一)了海内(全国) 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