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2讲古代诗歌阅读 第1节鉴赏诗歌形象课件(共75张).ppt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2讲古代诗歌阅读 第1节鉴赏诗歌形象课件(共75张).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章古代诗文阅读第2讲古代诗歌阅读第1节鉴赏诗歌形象课件(共75张)要点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海盐官舍早春 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 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 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注】 756年,刘长卿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758年正月,代理海盐令。此诗为初至海盐时作。 诗歌后两联写了哪些意象?渲染出怎样的氛围?(5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侧重景物形象中的意象、氛围。解答意象题首先看清题干要求,即后两联,然后再从后两联中逐句筛选。解答氛围题主要关注意象特点,如“孤城、细雨”中的“孤”“细”,再仔细体味画面,从而进行概括。 答案:(1)意象有:柳色、孤城、莺声、细雨、春风。 (2)渲染出孤寂、悲凉的氛围。 事物形象,主要是指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这些形象多托物言志,注入了诗人的感情或品格,因此,解答时不要停留在这些形象的表层,而应更关注其内涵。 事物形象 考 点 三 例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野 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这是一首咏物诗。第一步,确定诗中歌咏的物象,即野菊。第二步,结合重点诗句分析。颔联是重点诗句。第三步,概括物象特点。诗中“幽色”“妙香”可象征野菊的高尚品质,“肯为无人减妙香”说明其不为无人欣赏而改变高尚品质。 【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诗意赏析] 野菊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之色,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虽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1.诗中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2.诗中××形象具有怎样的品质(特点)? 例如: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2013·山东卷)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方法点拨] 1.牢记常见物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中,一些物象被赋予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柳喻离别,月喻思乡等。 2.注意季节特点 古诗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生机勃勃的早春,多表达诗人的喜悦;落花飘零的暮春,多表达诗人的伤感、惋惜或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萧瑟荒凉的秋冬,多表达诗人的悲伤、孤寂、苦闷。 3.抓住诗中重要信息 抓住诗中的动词、副词以及议论性语句,可以更好地把握住物象的特点。 [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物象。 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分析特点。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第三步,联系情感。 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基本句式]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 (特点) 的 (名称) 形象, (分析) ,抒发了诗人 (中心) 情感。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唐 多 令 邓剡①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 ①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和明月,宿芦花”可知雁的飘零、寂寞、处境的凄凉;结合注释和“堪恨西风吹世换”“说兴亡”可知,雁象征了离乱中的人。 答案:(1)“雁”这一意象的特点:①因季节变化从自己的家园迁徙;②寒夜里无处可栖,只能伴着清冷的明月,栖于瑟瑟的芦花之上。(2)“雁”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乱离中有着不幸处境的人民(也包括自己)的无限同情和慨叹。 [诗意赏析] 邓剡曾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是一个有爱国心、有民族气节的人。这首《唐多令》是宋亡之后他在金陵的吊古之作。 词的上片写景。傍晚,刚下过一场雨,晚霞映得水面分外明亮。潮水退下去了,岸边留下层层沙痕。风吹落叶,带来寒意,而这寒意透过窗纱侵入室内,使屋子的主人感到在西风的催逼之下,季节已由夏入秋。同时,也使主人怜惜这些飘零的秋叶,将与自己一样沦落天涯。“堪恨”,是可恨的意思。“吹世换”的“世”,在这里双关时世,借季节的变换来暗示朝代的更替。“天涯”,比喻极遥远的地方。“落天涯”就是流落、漂泊于天涯的意思。这时南宋灭亡了,广大人民处于异族的压迫之下,不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