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南通学习汇报.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通学习汇报

南通学习汇报 克拉玛依市高级中学 邱逸文 2010年10月我有幸去南通挂职学习一个月,学习日程排得很满。具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家引领,以理论讲座的形式呈现;另一类就是深入到对口学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亲身参与感受体悟南通教育的优点。 我感受到南通严谨务实的常规管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积极进取的敬业态度、朴实刻苦的学习风貌、热情真诚的课间交谈,以及宾至如归的精心安排,都让我难以忘怀。谨以点滴观察,记录下思考,为自己今后的专业发展定位,为培养我多年的高级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尽微薄之力。 观察一:南通市民熟悉教育 向出租车司机询问南通一中,50多岁的老师傅拉开了话匣,“南通一中的素质教育好,让学生自主合作式学习,自习课绝对不占用,班级事务让每位学生参与,培养学生领导组织能力。启东中学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好。”“我建议你们要学我们南通“两先一讲”教学方法,先预习先复习,后讲解。”很少能听到外行能把教育谈得如此精到,是个很用心教育的人。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看来毫不夸张,市民的谈吐就让人叹服。 聆听李吉林老师 观察三:名家思想贯注于心 10月12日,我跟随小学语文老师来到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倾听了李吉林老师的讲座《小学作文情境教学》,现场观摩了张洪涛老师的情境作文课《我想飞》,对自己教学启发很大。名家首先是由思想的人,然后长年坚持实践自己的理念,并最终得以传播,引领更多人去效仿。她首创了情境教学法,40岁的她就成了全国首批特级教师。在1978年她已经在儿童教育上做了大量尝试。那时候没有多样的信息查阅,没有高深的理论引领,可能也没有合作的团体,但她认为教育就应该是这样的。让情感伴随思维驰骋,将学生带入真实的世界,有感而发。实际上就是众人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她琢磨了一条传授方法的路,在观察中指导观察,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存在。体察儿童,精心引导,设置场景,营造美感。 李虞南老师的四个愿景:争取做站讲台最长的人,争取做当班主任最长的人,争取做成为外出讲学最多的普通教师,争取做出书、出音像资料最多的普通教师。她带120名学生,两个班的班主任。有32年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她说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必须经历磨练,她的教改实验班创造着有所创造的教师们。她说身份可以普通,境界不能低下。在结业典礼上,我和她有近距离的交谈,她留给我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 观察四:敬业精神打动人心 我们深入到学校参与教育教学活动。高中教师的对口学校是南通一中,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功绩卓著的学校,是江苏省名校。热情周到的南通一中为我们每人安排了结对老师。听了16节语文课,无论哪个学段,每一位教师都以常态的方式,给我们展示着深厚的文学素养,优秀的教学功底,扎实的高考应试方法,温文尔雅的性情和严谨务实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中毫不张扬地传达出了他对高考的深刻、具体的把握。 一节课要看学生得到什么而不是看老师讲了什么,让教学反思成为习惯。我也在不断反思我们所欠缺之处。 一是心中要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灵魂。即使早读、自习课也要有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是文体意识问题。我上的课是什么文体?每一类散文的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很多老师其实很淡薄。要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 三是瞄准高考。课堂问题都是浅表性的思维与问题,造成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师生对话比较多,生生、生本对话比较弱。满堂灌的变式挤压了学生的空间。小问题与高考试题的难度,相差太大。高考考什么我们教什么;高考怎么考我们怎么教。 观察六:高效课堂话题热门 教师读书研究中心设在一间改造过的小办公室里,墙上挂着“博雅沙龙”的题字。大屏幕已将“2010年度学术沙龙:高效课堂现状的观察与思考”的主题显示出来。 最后徐宾副校长的发言深入人心,教学需要文火慢慢炖地,有些是急不了地,高效的评价怎么能以时间来评价呢?我认为首先高效课堂是原始、朴素、真实的课堂;其次是“动”的课堂比“不动”的课堂好嘛;预设是否有效转化为生成,知识能力方法是否转化给学生了。第三是根据学生需要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课堂。 当我们正在研究有效课堂时,南通已向高效课堂迈进,每个人都不是流于感性的发言,而是深入的思考;每个人都深入一线做着教学尝试,而不是空谈;每个人都不只是经验化的陈述,而是以理论为支撑的阐释。我看到了我们和他们的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他们的思考都如此深入,人人都在推动着学校的发展?这样的差距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观察二:专家理论冲击头脑 在教学实践中发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