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914区域经济重庆年会.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0914区域经济重庆年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李平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013.9.14重庆大足 主要内容 提高城市吸纳就业能力的意义 理论思考与现实观察 城市吸纳就业能力的测算:基于就业弹性的方法 产业转移能提高中西部城市吸纳就业能力吗? 从失衡的城市吸纳就业能力看中国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反思:失衡的城市吸纳就业能力 一、提高城市吸纳就业能力的意义 中国城市吸纳就业能力失衡问题突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 眼下,更多人愿意挤到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或大城市就业,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就业能力一直不高,特别在中西部地区,现象更为严重。 为此,有必要对中国不同规模城市吸纳就业能力进行考察,分析其中的差异及成因,才能为增强中国城镇化产业支撑能力寻找出路。 中国城镇化关键要解决两个缺口! 缺口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存在名义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实际城镇化(按户籍人口计算),两者之间形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缺口(即户籍缺口),大约有2.63亿农民工(国家统计局发布)。解决这个缺口离不开城市吸纳就业能力提升。 城乡人口增长年际变化(1949-2012年) 缺口 第二个缺口是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和人口增长率下降,我国城乡人口增长年际变化缺口(即城乡缺口)变得越来越大,如果超过一定“阀值”,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如种地人口老龄化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业成本上涨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等等。解决这个缺口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城市内城乡吸纳就业能力关系,这可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人口和产业空间分布不合理、不协调和不匹配很大程度反映在不同规模城市吸纳就业能力上,并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差距,为此,我们认为: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官方口径),这意味着我国有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他们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就业,因而城市就业增长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其次,我国新型城镇化不能走无就业的城镇化道路,而应该通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就业协调增长方式来增强城镇化产业支撑能力。 就业是为居民创造收入的主要途径。中国要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不仅要解决地区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更要解决不同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差距。 二、理论依据与经验观察 在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的过程中,存在两次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浪潮:第一次浪潮出现在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导的时期,第二次浪潮则出现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时期。这两时期构成了两次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机遇期,即两个提升城市就业能力的“窗口期”。 理论依据 统计数据显示,城镇化率的变化与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几近相同,而第一产业的比重变化呈相反趋势。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第一大产业部门。 年份 就业人员数(万人) 就业人员比重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 28318 6945 4890 70.5 17.3 12.2 1981 29777 8003 5945 68.1 18.3 13.6 1985 31130 10384 8359 62.4 20.8 16.8 1990 38914 38914 11979 60.1 21.4 18.5 1995 35530 15655 16880 52.2 23.0 24.8 2000 36043 16219 19823 50.0 22.5 27.5 2005 33442 17766 23439 44.8 23.8 31.4 2007 30731 20186 24404 40.8 26.8 32.4 2008 29923 20553 25087 39.6 27.2 33.2 2009 28890 21080 25857 38.1 27.8 34.1 2010 27931 21842 26332 36.7 28.7 34.6 2011 26594 22544 27282 34.8 29.5 35.7 我国就业结构变化 建筑业: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行业 行业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制造业 37.2 36.1 36.7 36.0 建筑业 13.8 15.2 16.1 17.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6.4 6.8 6.9 6.6 批发零售业 9.0 10.0 10.0 10.1 住宿餐饮业 5.5 6.0 6.0 5.3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2.2 12.7 12.7 12.2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2008年以来,建筑业成为吸纳农民工转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