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章 国际分工理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3章 国际分工理论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分析方法 第一节 成本不变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贸易所得 比较成本理论的现代分析方法一般是采用“转换线”(transformation curve)作为工具来加以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可做出以下坐标图: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第一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及基本内容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s)理论首先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谢尔(Eli.F.Heckscher, 1879-1952)首先提出来的。后来,他的学生俄林(Bertil.Ohlin,1899-1979)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发挥、改造,于1933年出版《区际与国际贸易》( lnterregional and lnternational Trade )一书,提出了完整的说明。 目前,“ H-0模型”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主要部分。 H-0模型有以下两个假定基础: (1)生产不同商品所需要的要素的数量是不同的,即商品可以按要素的密集度来排列; (2)各国在要素禀赋上是不同的,即国家可以按要素的丰富程度来排列。 H-0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决定各国比较成本不同的原因在于各国的要素禀赋(即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不同以及生产产品时生产要素的组合不同。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结论可以归为以下四点: 1.各国的要素价格状态并不相同。要素越丰富,则越便宜,反之则越贵; 2.生产一种商品时使用最多的要素如果便宜而且丰富,则该商品的价格就低,反之亦然; 3.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影响贸易的主要原因,一国所出口的商品,在生产时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而在生产其进口的商品时,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相对稀少的生产要素; 4.贸易以后,相对成本与价格的差异必然消失。 第二节 H-O模型中的要素禀赋、生产和贸易 在H-O模型中,往往假定使用两种资源,即资本(K)和劳动(L),来生产两种产品(例如资本密集型产品钢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大米等)。 这样便可以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做出转换线(即经济学中的生产可能线)。 罗勃津斯基定理 罗勃津斯基(T.M.Rybczynski)是波兰经济学家,他于1955年提出上述定理。罗勃津斯基的内容是:当要素供给被充分利用,要素需求量既定时,一种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会提高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商品的产量,而减少其他商品的产量。 第四节 对H-O模型的检验 ─ 里昂惕夫之谜 要素禀赋理论提出后,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但是,由于里昂惕夫进行实证检验时得出了矛盾的结论,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轰动。 里昂惕夫(W.W.Leontief,1906- )是美籍经济学家。他计算了1951年美国生产100万美元出口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以及生产100万美元进口商品所需要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用以对比。他本来想通过这个实证检验,证明H-O定理是正确的,但验证的结果却刚好相反,发现富有资本的美国,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因而被称为“ 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 此后,许多学者都做过类似的研究,例如: ──1959年日本的M.Tatemoto 和S.Ichimura发现:日本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存在着“ 谜”。但在日美贸易中,“ 谜”并不存在; ──1961年加拿大的D.F.Wahl发现:加拿大也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也存在着“ 谜”; ──1961年东德的W.Stolper 和K.Roskamp发现:东德贸易产品的结构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没有“ 谜”,符合H-O理论; ──1962年印度的R.Bharadwai发现:印度出口劳动密集型 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没有 “ 谜”,但印度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却出现“ 谜”; 后来,美国的R.E.Baldwin也检验了1962年美国的统计, 结果与里昂惕夫的结论完全相同。 对“ 谜” 的几种解释: 需求偏好说。这种解释不是从要素供给方面来研究,而是从产品需求方面来分析。 要素逆转说。这种解释认为,在不同的要素价格下,商品的密集属性也是不同的,即发生逆转。 贸易壁垒说。这种解释是从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的角度,说明实际情况可能会与理论相反。 自然资源稀缺说。这种解释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