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胰岛素与其信号转导.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胰岛素及其信号转导 1.1 胰岛素 由A、B两链组成,A为酸性的21肽,B为碱性的30肽。 1.2胰岛素原 胰岛素原由胰岛β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运到高尔基复合体,在酶的作用下裂解形成胰岛素+c肽+4个碱性氨基酸。5-15%的胰岛素原进入血液,最终由肾脏清楚。研究发现,胰岛素原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因为胰岛素原水平与动脉厚度呈正相关,可能是由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介导。还有研究发现胰岛素原的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相关性高于胰岛素水平。 1.3胰岛素分泌及其影响因素 葡萄糖是生理条件下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 摄食含有蛋白质或氨基酸的混和食物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肾上腺素是唯一抑制其分泌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等均能促进其分泌。 1.4胰岛素的生理效应 1.4.1糖代谢:是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1)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2)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 (3)糖异生减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降低。 (4)促进葡萄糖的氧化供能: 1.4.2脂代谢(1)抑制脂肪分解:抑制甘油三酯脂肪酶活性。 (2)促进脂肪合成:增强柠檬酸裂合酶活性,促进乙酰CoA由线粒体内向外转移,提供原料。 (3)降低血脂:增强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促进分解。 1.4.3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1.5胰岛素受体 1.5.1胰岛素受体的结构 INSR为跨膜糖蛋白,半衰期为7-12h。为一种非典型的PTK受体,由2条α、2条β亚基组成的四聚体。除了α2β2外,还有分子量较小的β1链,可能是β亚基的裂解产物。因此INSR有(αβ)2、(αβ1)2、(αβ)(αβ1)三种形式。 成熟的INSR为α2β2,α亚基位于细胞外(719个氨基酸残基)富含Cys,是识别合结合胰岛素的部位;β亚基(620氨基酸残基),穿过脂膜,具有胞内近膜区,PTK活性及C端的自身磷酸化位点。β亚基胞内区Tyr(酪氨酸)的磷酸化在受体功能中有重要的作用。其中近膜区第960位Tyr磷酸化后可作为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识别和结合部位。其中PTk区的1146、1150、1151的Tyr是PTK活性调节部位,磷酸化后提高PTK活性。目前尚未发现受体C端1316、1322位Tyr磷酸化与PTK的活化和胰岛素信号转导有关,可能是对胰岛素的作用有修饰作用。 1.5.2受体基因 位于人的19对染色体短臂末端。 受体α亚单位的731个氨基酸从结构上分为4个区①1-154为N端重复序列,在配体结合中起重要作用。此区含4个重复的与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有同源的序列。至少这些保守的Gly残基中有2个(Gly31和Gly366)是胰岛素抵抗病人受体基因突变的位置。②155-312为半胱氨酸富含区,与IGF-1受体高度同源。该区对配体结合特异性起重要作用,区内有26个半胱氨酸。③313-428为中央重复区。④429-731为C端区。本区的功能可能与受体异四聚体ααββ中2个α亚单位之间的结合有关。同时该区含一个大的免疫原区域(450-610),可被单抗或有B型胰岛素抵抗病人的抗受体自身抗体所识别。在α、β亚单位之间有4个碱性氨基酸(732-735RKRR)为受体前体的酶切位点。 β亚单位可分为5区。①细胞外区(736-929)本区功能不明。②跨膜区(930-952)③近膜区(953-1001),含有受体胞吞作用的信号。Tyr927能结合某些底物使酪氨酸磷酸化。④酪氨酸激酶区(1002-1257),含结合ATP的保守序列(1003-1030)和3个酪氨酸残基(1158、1162、1163)。⑤C端区(1258-1355),此区是胰岛素和IGF-1的受体间最大非同源区的区域,是跨膜信号特异性的结构基础。胰岛素受体C端区传导胰岛素信号。IGF-1的虽然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但只能刺激细胞摄取葡萄糖而不能刺激细胞生长。 1.6胰岛素受体底物-1 1.6.1 IRS-1基因位于染色体2q36-37。 1.6.2 IRS-1的理化性质:高度的保守性。 1.7胰岛素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1.7.1胰岛素在细胞水平的作用 胰岛素与α亚单位结合后,受体构型发生迅速改变,β亚单位的位于膜内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激活酪氨酸激酶活性。只有磷酸化后ATP及其他底物才能与受体的接触反应位点结合。 磷酸化后,一些分子,如Shc、IRS和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Grb-1)与胰岛素受体直接结合,为下游的底物提供连接界面。IRS蛋白的氨基末端有一个保守区域――板影蛋白同源区(PH),可以使其与胰岛素受体紧密结合;IRS羧基末端有一个磷酸化的酪氨酸结合区域(PTB)。许多信号分子均存在于PTB区,IRS—1与IRS-2的PTB区有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