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戊戌变法 课程标准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政治: 外部:甲午战争后,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内部:民族危机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2、经济: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根本原因:经济基础、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②“实业救国”的倡导;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基础知识梳理 3、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和维新思想形成和传播; (1)早期维新思想(60S) 原因: 民资产生; “向西方学习”新思潮影响; 洋务运动弊端 代表: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主张: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商战”; 政治:设议院,行立宪; 文教: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知识; 评价:反映民资利益和要求,为维新运动做了理论准备;但无完整理论,也未付诸实践。 代表 主张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2)维新思想 借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特点?原因?) 兴民权;行立宪;变科举; 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级制、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冲破纲常礼教的勇士)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实行变法;(近代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第一人) ①倡变法; ②兴民权、行立宪; ③废“八股”、倡西学、改教育; 共同主张 重点理解: 材料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 思考:根据上则材料回答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意义如何? 特点:借孔子的名义宣传维新思想 说明: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意义:减少改革阻力,利于宣传维新思想; 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社会基础) 戊戌变法 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 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 甲午战败 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 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 1、兴起:公车上书(1895) 1895年公车上书 ——标志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2、发展:组团体、办报刊 北京:强学会和《中外纪闻》 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 梁启超:《时务报》 ——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二. 维新变法的过程 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 国闻报 强学会 中外纪闻 保国会 时务学堂 时务报 强学会 强学报 万木草堂 3.高潮——百日维新 (1)开始: 德国强占胶州湾,俄、法、英不甘落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 康有为:保国会;《应诏统筹全局折》 1898年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标志) 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发展等 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实行征兵制等 文教方面: 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举荐人才,取消旗人特权,裁汰冗员精简机构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打击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增强军事和国防力量 废除八股,设立学堂,出国留学,翻译 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和西学的传播 (2)“百日维新”的内容 如何评价以上改革措施?请思考变法中哪些措施会引起很大的反对? (3)百日维新的特点: A、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B、继承传统与传播西学相结合 (4)失败-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8号,慈禧太后下诏,将谭嗣同等6人押赴菜市口开刀问斩,这6人即后人所说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面不改色,从容就义,这一年他年仅33岁。清朝政府随即又罢免数十名支持维新派的官员,除京师大学堂外,全部新政均被废除,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皇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是漫长而坎坷。 三、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性质: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政治:具有爱国性,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