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小结.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课程总结 课程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和特点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 信息技术教学 备课和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教学技能实验 信息技术教师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专题一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 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内涵、意义与功能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1.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 共同趋势——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各国政府在其新出台的法规中都明确提出了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条款,并制定了相应教育发展计划(规划); 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到学科教学中; 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改善。 2.国外信息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化 课程研究与开发的系统化 课程承继关系的系统化 课程与环境关系的系统化 (2)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观 3.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历程 起步阶段(从零开始到初具规模),时间1982-1990年 第二阶段(1991-1999年):逐步发展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从一个以实验尝试为核心的阶段转入以研究与实践为主题的阶段。 第三阶段(2000年到今):全面发展阶段 4.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的发展过程 四个阶段: “计算机文化论”影响期 “计算机应用论”影响期 “计算机文化论”的重新提出 “信息文化观”影响期 5.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的内涵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课程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 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及评价的基本标准。 6.“课程标准”替代“教学大纲”的原因 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从只关注老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专题二:课程目标与特点 信息素养界说(从四个方面视野) 信息素养详解方案:由哪六个部分组成,关系如何? 与传统计算机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有哪些特点? 与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有哪些特点? 1.信息素养界说 从技术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处理能力; 从心理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问题解决; 从社会学视野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交流; 从文化学视野看, 信息素养应定位在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 2.信息素养详解方案:由哪六个部分组成,关系如何? 信息素养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 知识为其他五个部分提供基础准备 评价调控为其他部分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 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三部分有机相连,并呈现一定的层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精神的领航,渗透于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中,并互相影响。 3.与传统计算机课程的比较 二者的不同体现在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 教学评价 课程资源 4. 与其他课程相比,信息技术课程有哪些特点? 基础性 发展性 实践性 综合性 趣味性 时代性 人文性 专题三: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建设 双本体观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组织线索 内容建设: 纵向:各学段内容选择与设置 横向:内容分类及其关系 1.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 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信息技术教育实际上是两个部分的复合物,一个是大众文化取向的部分,一个是技术取向的部分,它们分别是大众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技术母体向基础教育映射的结果。 2.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组织线索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中,内容体系组织采用过的方式: 以知识点为主线 以工具为主线 以主题活动为主线 以“工作”为主线 3.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类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类: 史实:发展历史中的典型事件; 知识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技术思想:技术、社会、人之间的关系; 知识体系组织:知识块或知识组块间关系的直接表达; 课案:课程实施中已有经验与前景预期间的桥梁 史实、知识点、技术思想共同构成基础层面,是内容的主要组成; 知识体系组织位于中间层面 课案是内容建设的最后层面,是对知识体系具体实施的预先设定,代表着课程内容走向教学的准备。 专题四:信息技术教学 之一:信息技术备课和教案 备课的意义、原则 教案:含义、内容 1.备课的意义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 备课是将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转化现实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