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超级全神经症6.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回避性行为 以强迫意向、害怕被污染为主要症状时可因担心控制不住或讨厌反复洗涤,而出现回避性行为。如有的患者见了刀子便有拿其杀人的冲动,故见了尖东西就怕,接着不敢进厨房。这与恐怖症的回避行为有本质的不同。后者系因对客观对象或情境本身的恐惧而非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的怀疑。 四、治疗 1、药物治疗 (1)氯丙咪嗪:为治疗强迫障碍的第一个有效的药物。治疗强迫症的有效率为50-80%。 (2)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传统的行为治疗理论不关注患者的内心思想,只注重外显行为,这不仅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反感,也使许多患者不能接受,在治疗上有一定的限制。于是与后来的认知疗法结合的认知行为治疗应运而生。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比单独的行为治疗效果好。特别对伴有回避行为的患者疗效更好。 第五节躯体形式障碍 一、概念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组以各种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但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理生理机制存在,且有证据表明与心理因素或心理冲突有关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反复陈述躯体不适,四处求医却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或即使有某种躯体疾病也不能解释其主诉症状的严重程度、性质及由此产生的烦恼。此类患者大多辗转于内外各科,且做过很多的检查,仍不能找到与其痛苦相一致的阳性结果。患者对将他们的躯体不适与心理问题任何联系都非常反感,很少主动到精神科就医。 1、使一个与社会隔离的人得到了一个辅助的社会支持系统; 2、病人的角色使之在职业、社会或性角色上的失败得到合理化的解释; 3、病可以是获得照顾的手段; 4、病可作为控制他人或社会环境的能量来源; 5、身体症状可用来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或寻求帮助的呼喊; 6、由于躯体疾病相对精神疾病而言很少被歧视,故许多病人宁愿把精神疾病的痛苦表达为躯体疾病; 7、一些人可能对身体症状高度敏感且有加以夸大,这种高度敏感性与焦虑或抑郁情绪有关。 二、心理解释 三、临床表现 躯体形式障碍的症状可能涉及到各个系统,多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胀痛不适,但不能找到器质性损害,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大多将情绪问题看着是对躯体不适的反应。每一亚型又有其各自特点。 (一)躯体化障碍 临床表现:多种、反复出现的、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和疼痛,常见症状有胃肠道不适;异常的皮肤感觉;性功能障碍;假性神经症状等。各种检查不能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 (二)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临床表现:各种检查未能发现任何器质性病变,患者诉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但构成躯体化障碍的典型性不够。 (三)疑病症 临床表现:患者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的阴性结果及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四)身体变形障碍 临床表现:患者坚信自己的外表长的非常难看,要求进行矫形手术,但实际上并非如患者想的那样难看。患者无精神病性症状,不符合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五)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临床表现:全身各个部位的疼痛,患者对此深感痛苦,影响其社会功能,各种医学检查不能发现疼痛部位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四、治疗 (一)治疗注意的问题 1、重视医患关系 2、重视连续的医学评估 3、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评估 4、适当控制患者的要求和处理措施 (二)药物治疗 (三)心理治疗 第六节 神经衰弱 一、概念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却又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感症状以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且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和脑的疾病,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心理因素是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 1、脑力活动过度紧张 2、负性情绪 (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 3、心理基础 (性格基础—胆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赖、好强、急躁、任性、自制力差等) 4、生理基础 衰弱型和中间型人格 神经抑制——相对兴奋性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二、病因 1、脑功能衰弱症状 易兴奋——联想与回忆增多且杂乱——注意力不集中 易疲劳——核心症状 2、情绪症状——易烦恼和易激惹 3、心理生理症状——睡眠障碍与紧张性头痛 三、临床表现 1、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 2、药物治疗 抗焦虑治疗和促脑代谢剂等。 3、其他治疗 体育锻炼、生物反馈治疗、中医治疗等。 四、治疗 第七节 分离性障碍 一、概念 分离性障碍,旧称癔症,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地情感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所引起的一组病症。 临床表现为分离(转换)性障碍,但又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作为病理基础。 主要特点:表演性、暗示性、夸张性。 1.分离症状:对过去的经历、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不符。 2.转换症状:个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