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7.1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ppt

中国古代建筑史7.1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ppt

  1. 1、本文档共1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建筑史7.1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

《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2、室外铺地 唐代以前:卵石铺地 自唐代起:预制的地砖 明、清:住宅及园林庭院利用建筑废料铺地 4‰~5‰坡度 第二节 大木作 1、面阔: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面阔”),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面阔”。 2、进深: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之为“通进深”,有时则用建筑侧面间数或以屋架上的椽数来表示“通进深的,这时常简称为“进深。 面阔和进深(如图) 九开间名称(等级最高) 一、柱 柱是一种直立并承受上部重量的构件。 按外形分:直柱、梭柱、收分柱 按所在位置不同分:外檐柱(转角处的称角柱)、金柱、中柱。 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木柱与其他构件的结合-绑扎法 进步的地区-榫卯结构 圆形断面,埋于土中,然后用土 填充柱穴,予以夯实 二、枋 三、斗拱 清代 柱头科 ——柱头铺作 宋代 平身科 ——补间铺作 角 科 ——转角铺作 柱头科:承托梁,受力斗拱 平身科:没有梁架,间接受力 斗拱的出跳 1.铺作:指一层层的小木块叠加起来,形象地表示斗拱 的层次。 出一跳——四铺作 出二跳——五铺作 出三跳——六铺作 出四跳-——七铺作 出五跳——八铺作 梁,承受几个檩子就叫几架梁 n 架梁——n-1 步架 3.檩:与屋脊平行的构件叫檩(桁、栋,宋称榑) 它的取名方式 与柱子名称一致 檐檩 脊檩 上金檩 中金檩 下金檩 挑檐檩 椽 椽是垂直搁置在檩上,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 飞檐椽(宋称飞子)、檐椽、花架椽、脑椽、顶椽(用于卷棚屋架) 椽子截面圆形,首尾钉在上下两椽上,用飞檐,即在檐椽上钉截面矩形的飞子 四、屋架 (一)举架(宋称举折) 古代建筑为了便于屋面排水,常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呈一个凹曲面,举架就是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一种做法。如图 (二)梁(宋称梁或袱) 梁是承受屋顶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上一梁较下一梁短,层层相叠,构成屋架。最下一梁置于柱头上或与铺作组合。 外形分:直梁、月梁 梁按长短命名:长一步架也就是一椽距离的,我们称搭牵(单步梁、抱头梁),两椽的称乳栿(双步梁),长四椽的称四椽栿,长八椽的称八椽栿。最上一梁称平梁,梁上立蜀柱(脊瓜柱)承脊檩。 位置分:显露的或在天花以下的梁,称为明栿。隐蔽在天花以上的梁,表面不必加工,称为草栿。 梁又有按其上所承的数来命名的。如三架梁、五架梁、九架梁等,平梁因承三檩又叫三架梁。 华严寺大雄宝殿平面 将若干内柱移位,可称为“移柱造” 。或减少部分内柱,可称为“减柱造” 。 在建筑主体以外另加一圈回廊的,称为“副阶周匝”,一般应用于较隆重建筑。 (一)额枋(宋称阑额) 大额枋 阑额 清 宋 小额枋 由额 (二)平板枋(宋称普拍枋) 平置于阑额之上,是用以承托斗栱的构件 (三)雀替(宋称绰幕枋) 位于大檐额下串联角柱与檐柱的枋料 枋是柱上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 什么叫斗栱? 在柱子与梁枋上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子和椽子,古代工匠用弓形的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弓形短木称为“栱”,在两层栱之间用方木块相垫,小方木形如斗,所以这种用多层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即称为“斗栱”。斗栱用在屋檐下可以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两端下面,则可以减小梁枋的跨度。 山西五台山唐代佛光寺 宋朝《营造法式》规定将栱的断面尺寸定为“材”。“材” 分为八个等级,尺寸从大到小,各有定制,一座建筑可以根据这座建筑的性质、规模而选用哪一等级的“材”,然后以这等“材”的尺寸为基本单位,计算出所用柱、梁、枋等构件的大小,算出房屋高度、出檐深浅等需要的数字。 清朝是以梁枋上斗栱最下层坐斗上安放栱木的卯口宽度为基本尺寸,这个宽度称为“斗口”。清朝重要宫殿、坛庙等建筑的柱子粗细、高低,梁枋的大小,直到房间的宽窄都是以“斗口”为基本单位直接或间接计算出来的。 斗栱主要由于斗、栱和昂三部分组成 斗:坐斗(宋称栌斗) 交互斗(翘头上的斗 ) 散斗 栱(弓形短木) 向外出跳的栱——清式叫翘(宋称华栱) 跳头上第一层横栱——瓜栱(宋称瓜子栱) 跳头上第二层横栱——万栱(宋称慢栱) 华栱上位于最上面一层横栱——厢栱(宋称令栱) 正出于坐斗左右的第一层横栱—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