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ppt

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6(人教版必修三).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 [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第三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的挑战和新发展 第三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 面临的挑战 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本土化。道教也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 新的发展 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华,有了新的发展。 面临挑战的原因: 佛教盛行; 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儒学本身在思辨性理论性方面 存在不足 新发展: 儒学吸收 了佛教和道教的精华 第三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 2、隋唐时期 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朝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第三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1、理学 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教的活动;同时,他们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术体系--理学。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代表人物: 北宋 程颢 程颐兄弟 南宋 朱熹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1、理学 2、“二程”的思想主张 程颢 程颐 主要思想: 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先有理而后有物。(核心思想) ②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第三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1、理学 2、“二程”的思想主张 3、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最重要的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理学 思想: ①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 三纲五常。② 人性与天理一致,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③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评价: 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还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在日本朝鲜形成“朱子学”学派。 第三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陆九渊把“心”作为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2)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 第三课 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宋朝的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四、评价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讨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①都属于理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 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同属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③都主张克服私欲,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④实质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遏制人欲,维护专制统治; ⑤都属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影响深远 不同点: ①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理先而气后,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离开人的意识就任何事物都不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道德方面理学主张人们应该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③认识论方面:理学提出“格物致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④影响不同,朱熹的学说影响东亚,称为朱子学。 请思考:如何评价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不科学和不正确?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