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经济环境与均田制的变化_赵向群.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环境与均田制的变化_赵向群

 2003 年5 月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May 2003    第40 卷第3 期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40 No.3  经济环境与均田制的变化 赵向群, 刘小平 (西北师 大学 文学院, 甘肃 兰州  300 0) [摘 要] 均田制是古代一项著名制度。 史界对它研究由来已久。 但研究的重点多放在均田制所包括的土地所有制形 式、 均田制的土地分配办法、 均田制和租调、 徭役制的关系等方面, 至于其管理功能前后的变化谈论甚少。 实际上, 经济环境的变化才是均田制产生和变化的决定性条件, 把均田制置于国家计划经济的基点上, 通过对其管理功能的动 态性考察, 才能揭示其制度实质, 弥补史界研究之不足。 [ 关键词] 经济环境;均田制;变化 [ 中图分类号] K 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162(2003)03-0080-06   均田制是北朝到隋唐期间的一项著名经济制度。 它对 益寡, 抑富济贫的办法, 由于后来产生的授田法中, 确实 重组与管理国家农业社会起过重要作用。 首先, 它打破了 有按 “丁” 均给的条文, 这就容易使人被 “均” 字所迷惑, 秦汉国家不立田制的局面, 通过人口与土地的配置, 驱诱 认为李安世的建策是带有社会福利色彩的制度。 即使如此, 农村无业人口就业, 从而将农业生产的管理由无序引向有 明眼人一眼可看出建策中的 “使土不旷功, 民罔游力”, 序;其次, 它以法制形式肯定了农村各阶层, 特别是小生 “令分艺有准, 力业相称” 等设计是其建策的精髓所在, 也 产者的经济地位, 并将他们纳入国家计划的自然经济框架 是后来均田制贯穿的主要原则。 它告诉人们, 均田制的受 内, 从而既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安定, 也保证了国家稳定的 益者是国家, 国家要最大程度地掌握社会人口, 将他们转 租调徭役来源。 关于这些, 以往的研究已有足够的涉及。 化为农业劳动力, 并要做到劳动力不再流失。 为此, 需要 但是, 作为一项经济制度, 它必然有它运用于管理上 按一定标准配给他们土地。 这说明, 有关均田制的一切建 的基本原理, 均田制也是如此。 另外, 由于任何经济制度 策和规定, 首先立意于驱民返本和诱民复业。 都是一定经济环境条件下的产物, 环境条件的变化必然会 其实, 用 “分田之术” 来驱民返本和诱民复业并不是 导致制度随之发生改变。 均田制初颁时, 将农村劳动力的 北魏的创造, 而是秦汉以来封建国家通常的作法。 比如西 配置作为其运作目标, 到后来则将土地的配置作为运作 目 晋就实行过占田课田制度。 但包括秦汉、 西晋在内的 “分 标, 其间修补损益经历三个世纪, 不能不说它是一项具有 田之术”, 都没有完整的理论创意, 因此, 其实践过程也必 顽强生命力的制度。 但由于它在计划经济方面的一些原理 处于既统一又矛盾的过程中, 加之它只是贫国之政, 当面 然十分有限。 而北魏则不同, 它的“分田之术” 依据的是 对更新的经济环境条件时, 它终因无法修理而退出社会。 此前长期的战乱和饥荒, 以及由此引起的人口大量转死和 流亡, 亦即“地旷人稀” 的经济环境和农村劳动力严重不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