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兰 七年语文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刘凤兰 七年语文教案

七 年 语 文 教 案 刘 凤 兰 目 录 (第一单元) 1. 石榴 郭沫若 1课时 2. 海燕 郑振铎 2课时 3. 白鹅 丰子恺 2课时 4. 鹤群 江口涣 1课时 5. 写作——写一篇状物的文章 2课时 课题 石榴 郭沫若 课型 讲读 课时 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所咏之物的外在、内在特征,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能力目标 了解状物作品的一般特点与写作要求。 情感目标 认识本文作者借文中石榴的形象寄托情怀,歌颂真善美,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与精神。培养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和敢于斗争的品质。 学习重点 把握石榴的外在特征,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向往之情。 学习难点 体会石榴的内在特征,理解作者所言之志。 学前准备 作者简介 学习手段 多媒体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感 受 新 知 预习/复习 作者资料: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是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他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他一考创作了诗歌、散文、戏剧等大量文学作品,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邓小平称他是继鲁迅之后的“我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学习他的一篇散文作品《石榴》。 课前查找资料,课上交流 小组评价 情 境 导 入 组织教学:猜谜语:胖娃娃,最爱笑,笑红身子笑破嘴,笑得大嘴合不上,露出满嘴红玛瑙 4+4+4+4=?打一水果!? 自 主 学 习 作者是怎样描写石榴树的枝干、叶片的? (2)作者写石榴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描写的?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独立思考问题。 体 验 新 知 成果展示 作者是怎样描写石榴树的枝干、叶片的? (通过与梅、柳的比较,刻画出它的独特风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风度”一词本是形容人具有的美好的举止姿态,这里用其形容石榴,表达了作者对其喜爱的感情。) 作者写石榴花,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描写的? (先写花的颜色和外形特点。写色彩的词语有“深红色”,“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写形状的语句有“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写其生活习性的有“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作者还写到了它由骨朵到花的演变,先称这种变化过程是“一种奇迹”,再写它的演变过程:“逐渐翻红,逐渐以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形态艳丽而匀称。) 小组选代表班内交流。 评价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体 验 新 知 教师点拨 写作特色:1、抓住特征,生动细致地描摹;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3、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总结 巩 固 提 高 作者写由花到果的变化,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主要写了石榴结果时颜色和形体的变化,颜色由红变为金黄,上面还留有青铜器所特有的“各种锈彩”;形体由花瓶形变成了圆肚形,写果时,作者兼用拟人和比喻:写果成熟的样子“它对自己……还看见过吗?”作者从石榴籽的形状、色泽写石榴果的可爱,语言十分生动、形象。 小组合作探究 应 用 新 知 当 堂 训 练 写作:假如要你以“竹”为题,写一咏物寓理的话,你会怎样写?学习本文的写法,任选一种花草树木写一篇小作文。 课型 讲读 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状物)的表现手法。 情感目标 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内蕴 学习难点 感受本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深刻的情感。 学前准备 作者简介及其背景介绍 学习手段 多媒体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感 受 新 知 预习/复习 1.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郭源新,福建长乐人。 2.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见到海燕,引发绵绵乡思,写成这篇优美的咏物寄情散文。 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评价,补充。 情 境 导 入 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描写植物的状物记叙文《石榴》,热烈的石榴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篇描写动物的状物记叙文《海燕》,看看作者笔下的海燕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思考 自 主 学 习 结合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