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态度及其改变 “态度决定一切” 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 * 第一节 态度及其形成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attitude)是姿势、姿态;态度是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先的倾向。 态度的成分说 (1)单成分说:态度是情感的表现。“态度是对某种对象或某种关系的相对持久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反应。” * (2)双成分说:态度是情感和认知统一的表现。“对于态度客体的情感反应是以对客体进行评价的信念或知识为依据的,所有态度既有感情部分,也必须包括认知部分。” (3)三成分说:态度包括情感(affection)、行为(behavior)和认知(cognition)三种因素。“态度是由感情、认识和行为的成分组成的,它们与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知识与行为的心理倾向是符合的。” 行为是指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sion) * 态度的界定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种成分。 (1)认知成分:评价。如,好—坏;赞成—反对;有益—有害等。 (2)情感成分:好恶。如,喜欢—讨厌;接纳—排斥;愉快—不愉快。 (3)行为意向成分:行为发生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如,想靠近—想远离;想占有—想丢弃。 * 态度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三个成分彼此协调一致。 当三者发生矛盾时,情感成分将成为态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 二、态度与行为 态度会影响行为。 态度与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Lapiere(1934)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 一般态度预示一般行为; 特殊态度预示特殊行为; 态度测量与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有更多的一致性。 * 合理行动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Fishbein和Ajzen提出 * 理论要点: 对行为最有影响和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个体的行为意向,即打算去采取某种行为的企图。 行为意向又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态度;主观规范和对行为控制的知觉。 态度:赞成或反对这样做; 主观规范:个体对他人将会对此行为如何评价的信念 ; 对行为控制的知觉:个体知觉到的完成该行为的难易程度 * 态度与行为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不是直接的。 * 第二节 态度形成的理论 一、学习论 经典条件作用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中性概念与一个带有社会积极和消极含义的概念重复匹配的结果。 操作性条件作用 观察学习 三阶段论:顺从、认同和内化。 * 二、诱因论 诱因论(incentive theory):态度的形成是由诱因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认知反应理论(cognitive response theory):人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而非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个体对于信息会产生认知反应(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认知反应将决定个体的态度。 * 期望-价值理论(expectancy-value theory) U=V×P * 三、认知相符论(cognitive consistency theory) (一)平衡论(balance theory) Heider(1958) POX模型 * P O X * P:我 O:鸡 X:糠 * Newcomb的ABX模型 不必确定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 强度问题。 * (二)认知失调论(cognitive disonance theory) Fistinger(1957) “失调”是指当一个人同时拥有在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识(信念、思想、态度)或拥有一种与其行为不一致的信念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状态是令人不舒服的,因而人们将被激发去减小这种不协调。 减小认知失调的途径(P208) * Fistinger Carlsmith(1959 )的实验 实验任务:一项单调乏味的工作 实验操纵:20美元(高奖赏组);1美元(低奖赏 组) 因变量:评价喜欢该任务的程度;再次参与 预期:高奖赏组>低奖赏组 结果:? 解释 * 第五章 态度及其改变 第三节 态度的改变 一、类型 congruent change incongruent change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 谁(communicator、source of information) 可信性 喜爱性 什么(communication) 对谁(target) 环境与情境(environment situation) * (一)信息源 可信性(credibility) 专长性(expertness) Aronson等(1963) 高可信性能更多地转变被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建筑垃圾清运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 python351入门指南中文版打印版.docx VIP
- PEP五年级英语下册Unit 4 Part A .pptx VIP
- 神经病学(人卫九版)3-颅内压增高.pptx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听力).doc VIP
- 颅脑损伤-参考PPT.ppt
- 天津市河东区第一0二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四年级语文走月亮课件.pptx VIP
- 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pdf VIP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根和茎》课件图文.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