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双线性变换求其离散传递函数精选.docx

利用双线性变换求其离散传递函数精选.docx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双线性变换求其离散传递函数精选

课 程 设 计 报 告学生姓名:学 号:学 院:班 级:题 目:专业方向课程设计仿真组-利用双线性变换求其离散传递函数指导教师:孟杰姜文娟 职称: 副教授讲师2017年 1月 13日目录1.题目背景与意义12.设计题目介绍12.1 设计内容和要求12.2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13 双线性变换法13.1 双线性变换的定义13.2 双线性变换法的优缺点23.2.1 双线性变换法的优点23.2.2 双线性变换法的缺点23.2 双线性变换的原理23.3双线性变换的主要特性24 设计步骤35 理论计算56 结果分析6参考文献10附录1 程序清单11附录2 计算机实现程序框图171.题目背景与意义本课程设计以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MATLAB及应用等知识为基础,利用双线性变换求连续系统对应的离散化的系统,目的是使学生在现有的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学会用MATLAB语言编写控制系统的离散化的程序,通过上机实习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一种能方便地对系统进行离散化的设计工具。2.设计题目介绍2.1 设计内容和要求1 在理论上对连续系统采用双线性变换求离散化推导出算法和计算公式2 画出计算机实现算法的框图3 编写程序并调试和运行4 以下面的系统为例,进行计算已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利用双线性变换求其离散传递函数。5 分析运算结果(离散化步长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 程序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不同参数能有兼容性。2.2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1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每周学生至少见指导教师2次,其中集中辅导答疑部不于3次。2 设计说明书的格式按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采用word软件排版,计算机打印。(具体包括:封皮、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3 程序清单用A4纸打印后,作为附录订装在说明书后面。4 框图和其他图表放在正文中。3 双线性变换法3.1 双线性变换的定义双线性变换法又称突斯汀(Tustin)法,是一种基于梯形积分规则的数字积分变换方法。3.2 双线性变换法的优缺点3.2.1 双线性变换法的优点双线性变换的主要优点:靠频率的严重非线性关系得到S平面与Z平面的单值一一对应关系,整个jΩ轴单值对应于单位圆一周,其中ω和Ω为非线性关系。在零频率附近,Ω~ω接近于线性关系,Ω进一步增加时,ω增长变得缓慢,(ω终止于折叠频率处),所以双线性变换不会出现由于高频部分超过折叠频率而混淆到低频部分去的现象。3.2.2 双线性变换法的缺点双线性变换法的缺点:Ω与ω的非线性关系,导致数字滤波器的幅频响应相对于模拟滤波器的幅频响应有畸变,(使数字滤波器与模拟滤波器在响应与频率的对应关系上发生畸变)。例如,一个模拟微分器,它的幅度与频率是线性关系,但通过双线性变换后,就不可能得到数字微分器。3.2 双线性变换的原理双线性变换公式可以从梯形积分公式中直接推导出来。按这种替换公式进行替换,可以保证的稳定性,而且,具有一定的仿真精度。已知梯形积分公式为:即: 则有: 即: (3.1)(3.1)式称为双线性变换公式,也可写成为: (3.2) 3.3双线性变换的主要特性若稳定,则一定稳定;变换前后,稳态增益不变;双线性变换后的阶次不变,且分子、分母具有相同的阶次。4 设计步骤双线性替换不仅可以精度极高的仿真模型,而且能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这种替换。下面来介绍一种程序替换法。折线形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4.1)在双线性替换下得到的Z传递函数为:; (4.2)现需要由(i=0,1,......,n)确定(i=0,1,......,n),若直接将双线性替换公式代入,可得: (4.3)将其分子、分母同时乘以,可得: (4.4)将,写成向量形式,由于,,......,均为n阶多项式,可得到:矩阵为(n+1)×(n+1)阶;其中第一行诸元素为的展开式的各系数,第一列诸元素为1,阶次n确定后,这些元素均为已知,并可以证明,其余n×n个元素可由下式求得: i,j=1,2,......,n从而可得:这样就得到了分子分母的各系数的表达式: (4.5)其中:5 理论计算 (5.1)将代入(5.1)式得上下同时乘以将A(z),B(z)写成向量形式:由于,,,均为3阶多项式,可得到:这样就得到了G(z)的分子、分母的各系数的表达式:采样周期取T=1时,6 结果分析分析离散化步长对系统性能的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