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的礼物交换及其当代变迁——以鄂西南地区龙山村为例.pdf

乡土社会的礼物交换及其当代变迁——以鄂西南地区龙山村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乡土社会的礼物交换及其当代变迁——以鄂西南地区龙山村为例.pdf

第 37卷 第 12期 长江大学学报 (社科版) V01.37No.12 2014年 12月 JournalofYangtz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Dec.2O14 乡土社会的礼物交换及其当代变迁 — — 以鄂 西南地 区龙 山村为例 ‘ 陈代福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礼物交换 ,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 ,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礼物交换普遍地存在于 中 国社会之 中。近年来,在农村的礼物交换 中,送礼名 目增多,送礼范围扩大,单 向送礼现象突出。凡 此种种,均与农村家庭的发展周期、关系网络、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相关联 ,从 中可见出乡土社会 礼物交换中人们特有的心态。 关键词 :礼物交换;互惠;心态;变迁 分类号 :C91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395(2014)12--0177一O3 在鄂西南农村地区,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与 而言,其礼物则较为随意,主要是一些 自制食物、季 人际交往 中,形成 了一套较为规范的不成文的非制 节性农产品等 。 度化礼物交换 习俗 。随着 市场经济 的持续深人发 人生仪礼 ,指标志人一生不 同年龄段和身份角 展 ,人们经济收入来源 的 日益多元化 ,时至今 日,鄂 色变化的各种仪式活动 。龙 山村村民非常重视人生 西南农村地区传统的礼物交换习俗 ,正在发生着 巨 礼仪 ,往往将其 当作人生大事来操办。其人生仪礼 , 大的变化 。 主要集中于诞生、婚礼和葬礼。龙山村村 民为新生 儿所举行的诞生仪礼 ,当地俗称整祝米酒 ,又称整嘎 一 、 传统意义上的礼物交换 嘎酒。嘎嘎为当地方言,指外婆 。因此,其酒席的贵 鄂西南地 区龙 山村村 民传统意义上 的礼物交 客 ,自然为来 自新生儿母亲娘家的客人 。客人所送 换 ,主要集 中于三类场合 :岁时节 日、人生仪礼和 日 礼物,多为婴儿服饰及生活用品等。龙山村村民对 常生活。 婚礼格外重视 。其男女婚配,一般要经过择偶 、定 龙山村岁时节 日丰富,既有春节、元宵节、清明 亲、结婚三个阶段 。在说媒 、提亲、择期、迎亲等过程 节 、端午节、中秋节、重 阳节等传统节 日,也有正月初 中,男女双方均会 不同程度地彼此交换礼物 。其 中 九 (上九)、六月初六 (舍巴)、七月十五 (月半)等民族 最为重要者 ,当属彩礼与嫁妆。在此过程中,男女双 节 日。在其所有的岁时节 日中,最为村民们所重视 方亲戚及其邻里好友 ,也会依据不同的标准 ,随礼庆 的,首推春节 。每至年底 ,龙山村村 民都会放下手中 贺。龙山村村 民称丧礼为 白事。其仪式的高潮部 的农活 ,忙着打扫房前屋后 ,置办各种年货 。至正月 分 ,为逝者入葬前一天晚上逝者亲友的彻夜守候,当 初二 ,龙山村村 民亲朋好友之 间开始相互拜年 。其 地俗称坐夜 。是夜 ,逝者至亲会送锣鼓、鞭炮、祭 品、 拜年所送的礼物 ,主要为面条 、粉条 、白酒 、啤酒 、白 舞狮、旗伞等,逝者的普通亲友则只送鞭炮、祭品、旗 糖 、饼干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