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工具与文化变迁——从绿皮火车到白色高铁.pdf
交通工具与文化变迁
— — 从绿皮火车到 白色高铁
王 鑫
摘要 从绿皮火车到 白色高铁 的技术升级 ,导致 了人们 时空观念
的改变,并由此带来人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变化。从绿皮火车到 白色
高铁 ,微观的 “车厢文化”也发生了改变,即从 “前公共 空间”过渡
到 “移动的私人 空 间”,前者显现微观社会形态中的人 际关系,遵从
“交往的理性”;后者 引发人 际交往方式的变革 :人对物的需要在某种
程度上胜过 了对人 的需要 。
关键词 绿皮火车 白色高铁 公共空间 私人空间 日常生活
Abstract Thetechnologyupgradesfrom oldgreen trainstonew white
high—speedrailshaschangedpeople’Sconceptoftimeandspace,andhaste-
suited inchangesinhumanandgeographicalrelations.From oldgreen trains
to new white high—speed rails, microscopic “carriage culture’’has also
changed:rfom “pre—publicspace’’to “movingprivatespace” .Theformer
appearsinmicrosocialrelatio—nships,incompliancewiththe “communica—
tiverationality” .The latterhasled to changesin methodsof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wherepeoplerelynolongeron strictlyhumanchannels.
Keywords oldgreentrain whitehigh-·speedrail publicspace pri-·
vatespace daily life
+ 王鑫,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文化研究 (第 24辑) (2016年 ·春)
绿皮火车曾经是文学作 品中的一个重要 意象 ,直接指向一种现代 的生
活方式 。从 2007年第一辆动车的运行开始 ,绿皮火车逐渐淡 出中国铁路 时
刻表。当它即将被另一种颜色 的高速列车代替,成为一种消失 的记忆和符
号 的时候 ,人们除了伤逝一种生活方式外 ,也开始 审视这种变化带来 的深
层影响。本文从对个体生活经验 的微观考察人手 ,并结合相关文学文本 ,
对交通工具这一物质媒介变迁所带来的 日常生活方式 的改变进行研究 。
一 从绿皮火车到白色高铁变迁中的
个体经验
物质文化变迁过程 中离不开个体微观经验的彰显和呈现。为了更好地
获取从绿皮火车到白色高铁这一交通工具变迁过程 中个人 的微观经验 ,笔
者对不 同年龄 、身份 、地域 的人进行 了访谈。访谈选择了几个开放式 的问
题 : “你坐过绿皮火车吗?” “你坐过 白色高铁吗?” “你能从经验 、情感 、记
忆 、体验 、日常生活等方面 ,谈一下你 的感受吗?”通过受访者的描述 ,意
在获取受访者关于绿皮火车和 白色高铁 的微观生活经验 ,并 由此获得超越
个体性的某种社会普遍状态的显现 。
访谈采取的主要形式包括面谈 、电话访谈 、QQ访谈 、微信访谈等 ,访
谈共获取样本 60份 ,其 中 10份访谈涉及访谈 的互动 ,其余 50份访谈属于
受访者 自我陈述 ,搜集整理的访谈 资料超过一万字 (见表 1和表 2)。访谈
获取的关于个人乘坐绿皮火车和高铁 的微观经验 ,成为思考和分析物质文
化与 日常生活变迁的重要维度 。
表 1 访谈 的基础信息分类和统计
受访者出生的年代 受访者居住地 受访者受教育程度 受访者 的职业 (身份 )
20世 纪 上海 、广西 、悉尼 、布
40年代 里斯班 博士研究生 军人 、工人 、农 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