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孙子兵法·计》篇“将听吾计”句之再解读
于敬民,王荣华
“将听吾计”一语出自《孙子兵法》之《计篇》。原文为:“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自三国曹操始至宋代,“孙子十家注”中有七家对此语进行诠释,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说,“(你吴王阖闾)如果听从我(孙武)的军事谋划,指挥战争必定胜利,(我孙武)就留下来;如果不听从我(孙武)的谋划,指挥战争必定失败,(我孙武)就离任而去。”这里把“将”字理解成“如果”二字,“听从”的主体是吴王。在这一解释里,有的认为“将”即指吴王阖闾。持这种解释的注家有唐代的陈嗥、宋代梅尧臣、王皙、张预等。
第二种解释是,“裨将听从我(孙武)的意见,任用他必定能胜利,就留用他;裨将不听从我(孙武)的意见,任用他必定失败,就除去他。”这里把“将”字理解成“裨将”。持这种解释的注家有梁孟氏。
上述两种解释,以持第一种解释的人居多(以上皆见《诸子集成·孙子十家注·计篇》,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版)。两种解释的共同之处是,都把“吾”字理解成“孙武”本人。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将”字理解成“(吴王阖闾)如果”或“吴王阖闾”,后者把“将”字理解成“裨将”;前者讲的是吴王阖闾和孙武的关系,后者讲的是“将”和孙武的关系;前者孙武的地位为客居求聘者,后者孙武的地位是统帅或主将。
笔者认为,以上两种解释尽管绝然相悖,但就句子字面意思而言,都可以讲得通。然而就《孙子兵法》整体行文考之,以上两种解释都是不妥的。
(一) 就第一种解释,笔者认为:
首先应弄清《孙子兵法》是一部何种类别的典籍,弄清《计篇》的主旨以及它在整个《孙子兵法》中的地位。我们知道,《孙子兵法》是一部逻辑思维缜密、理论概括性特强的军事理论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对战争最普遍规律、最基本原则的理性归纳和揭示。它基本上既没有具体的战例解剖,也没有涉及具体的人与事及具体指向,是一部纯理性的军事典籍。《计篇》是《孙子兵法》的首篇,主要讲的是战争之前对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条件进行客观的估计和比较,并据此以制定相应的谋略和计策;决策谋划要落实为强大的兵势和力量,并辅以有利的机动灵活的战术措施;战争变化多端以诡诈为道,应根据实际遵循不同的制胜法则;强调国家最高决策者战前谋划正确与否对战争胜负的关系等。由此可知,《计篇》主旨讲的是指导战争的总战略原则和总战术原则,其他各篇所言之具体战略战术原则都由此篇之总原则派生。它是《孙子兵法》的总纲,在理性阐述、归纳程度等方面概括性更强。据此,笔者认为孙武根本不可能在篇中提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和具体指向。也就是说,孙武在本篇中所言“将听吾计”句中的“将”字不会是指具体的“阖闾”本人,其“吾”字也不会是指具体的“孙武”本人,
其二,《计篇》从结构看分三部分,以“将听吾计”句为分线,此句之前的内容主旨讲战略总原则,此句之后的内容主旨讲战术总原则,最后一段是本篇的概括之语。既然如此,孙武不可能在讲战略与讲战术的内容中间,画蛇添足般地插入和提出自己带有要挟性的自荐要求。这样做与文理不通,与人之间情理也不通,与《孙子兵法》全书所体现的孙武的为人不吻合,与《计篇》通篇的内容就更风马牛不相及。按照第一种解释,《计篇》的内容势必出现下述可笑的逻辑顺序:战略总原则ABC——听我孙武的我就留下、不听我孙武的我就走人——战术总原则ABC。这种文字逻辑对应于思维逻辑缜密的《孙子兵法》来说,实在不可思议。退一步说,按照第一种解释,假如孙武在本篇全部阐述完战略战术总原则之后,在篇末结束语中,提出“将听吾计”这段自荐之言,尽管与本篇总体内容不协调,但在文理上还可以勉强讲得通。既然此语在孙子讲战略与战术中间出现按第一种解释存在诸多不通,那只能说明第一种解释是不妥当的。
其三,即使第一种解释从字面看是正确的,那么在实践上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对一个以军事活动为生涯的将军来说,不存在“听”我计、“用”我计就“必胜”的必然性,也不存在不“听”“用”我计就“必败”的必然性。应该说,当“计”符合战争的客观规律和实际,就“必胜”;当“计”违背客观规律和实际,则“必败”。再天才的军事家也不可能提出的所有之“计”都百分之百符合客观规律,当然也就不可能“用之”都能“必胜”。几千年的人类战争史,我们从没发现一个事实上的常胜将军,而我们较多看到的是这样的一个事实——胜败乃兵家常事。从《孙子兵法》通篇所反映的孙武处事的严谨态度看,对于深知“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军政篇》)、“尽知用兵之害”和“用兵之利”(《作战篇》)的孙武来说,决不会说出“听用我的计谋必然取胜,不听用我的计谋就必定失败”这样自负、绝对和离题万里的废话。
其四,《孙子兵法》通篇讲的是军事学中的战略战术,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这句话,若按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