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三种译文的风格体现.docVIP

朱自清《背影》三种译文的风格体现.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理工学院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翻译概论》课程非试卷方式考核内容、要求与评价标准 1. 考核内容:课程教材《翻译通论》第3、6、10、12单元中的一个“个案研究” 2. 考核要求:运用课内外所学有关翻译的理论和知识,以课程教材的一个“个案研究”为对象,从特定角度(一个或多个)撰写一篇翻译评论(篇幅为2000字左右,其中,题目自拟,文后应有参考文献)。 3. 评价标准:符合论文写作的格式Howard Goldblatt译对原文风格的传达。(翻译概论2011:148) 在形式特征方面,首先直观原文与三种译文的篇幅,原文不过寥寥百字,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流畅,通过这样的语言风格既道出家境之苦,也包含父亲对儿子的宽慰,慈父形象跃然纸上。再看三种译文,Howard Goldblatt译本在篇幅上明显较前两种译本长,虽在大意上相差无几,但不免会让读者感觉繁复冗长,这与原文简洁平实的语言风格不甚相符。从词句方面看,原文多用短句,小句以及无主句。例如,原文最后一句中“不必难过”是无主句,张培基先生译为 “It’s mo use crying.” 杨、戴夫妇译为 “It no use grieving.”,两者不约而同地将这一无主句用形式主语 “it”来体现,而 Howard Goldblatt则译成 “You shouldn’t be sad.”添加了主语 “you”,与上文重复,难免让读者觉得罗嗦,失去了原文简洁的风格。 在非形式特征方面,原文尽管只寥寥数字,也未直接抒发父爱之情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情,译文势必要将这种隐藏的情感给挖掘出来。首先是对“背影”一词的处理,张译为 “the sight of his back” 杨、戴译为 “my last view of his back” Howard Goldblatt 译为 “the silhouette of his back” 杨、戴的译文较张的译文大同小异,仅添加了 “last”一词,但这一词却给读者展现出作者两年未与父亲相见的萧索与伤感之情,这是张译本所未能表现出来的。Howard Goldblatt的译文又更胜一筹, “silhouette”一词,虽未直接点明任何东西,但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父亲背影的轮廓,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后知后觉的愧疚之情,另一方面该词本身所具有的暗色基调,为父亲的背影营造出一种萧索、寂寥的氛围,十分贴合原文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风格,这是前两种译文所没有的。三种译文将选段中“狼藉”一词分别翻译成 “the disorderly mess” “strewn” 和 “in compete disarray.” ,相较于其它两种译文,张译的 “the disorderly mess”更贴合原文。原文中的狼藉指因长期无人看管,院子里自然而然给人一种杂乱无序之感,后两种译文虽然也翻译出了杂乱、无序的感觉,但 “strewn” 和 “disarray”两词隐含人为这一层意思,用在这稍感不当,反观第一种译文,它不仅译出了杂乱之意,同时更将上下文的一种萧索的氛围有所体现,符合原文的情感基调,更与原文的风格较为贴切。 最后从文化色彩方面。三种译文对选段末“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中“好在”一词采用不同的译法,张培基先生译为 “fortunately”,Howard Goldblatt将之译为 “happily” 杨、戴夫妇则省略不译原文中“好在”一词指面对家中诸多不幸,却犹有一丝希望。从表面上看前两种译文更贴合原文风格,但结合上下文便知,整篇行文都是处于一种比较低沉的基调中,“好在”一词更是父亲安慰的话语,像 “fortunately”或 “happily”等明快、鲜亮的词语用在此处显然不合适。汉语属于意合的语言,上下文的连接是根据逻辑关系进行的,无需用语言形式手段,因此会出现“好在”这种看似明快实则低沉意思“矛盾”的词。而英语是形合的语言,需要借助适当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词句,因此英语中很难找到这种意思“矛盾”的词语。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有其特异之处,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所以此处对“好在”一词的处理,杨、戴夫妇的译法更符合原文的风格。 三位翻译大师的译文在对原文的风格传达这一方面,各有独到之处,值得我们仔细品读,各取所长。我们在做翻译对原文风格的继承既不能弃之不顾,离原文万里,也不能刻意强求百分之百的复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学习翻译前辈们译文,取其精华,力求准确、详实的描摹出原文的意境、格调。 参考文献: 胡代华. 朱自清《背影》阅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闵西鸿,张建英. 张培基先生英译《背影》的风格再现[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3-134. 张波,蒋寄红. 谈《背影》的语体风格及形成[J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