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发展的另类思考——协调江浙沪 非统制前提下的经济发展总会因各地资质差异而出现不平衡现象,这是人力无法改变的经济法则作用的必然结果。如同没有外力作用前提下的“水往低处流”,经济要素和资本总会自发地流向最易增殖的福地。得尽天时地利人和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极其适合农耕的一块沃土,自宋代以来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经济重心,也是东亚农业文明时期最发达的地区。尽管在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远东地区最发达的桂冠不再为长三角所据,但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不经意间又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贸易中心的史实在一定程度上又为长三角挽回了一点颜面。尽管因受制计划经济束缚的缓步慢行在曾因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崛起后显出愈加汗颜的尴尬,但一到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就异军突起;一俟浦东开放开发,外向型经济就突飞猛进;一待放宽准入限制,民营资本就风起云涌,这些事实在着实让人回味无穷的同时,又不得不由衷地叹服长江三角洲的神奇活力,并对之寄予深切厚望。长江三角洲人杰地灵、鱼米之乡的历史,交通便捷、人才集聚的现状,加上差不多是远东和北太平洋地区近乎几何中心的地利,使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息壤”,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中占得了优势。2003年,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浙沪三省市的生产总值已经占了全国GDP的20%以上。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工业文明不同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时期的优势能否完整带入工业文明值得疑问,同样工业化早期取得优势能否保持下去亦没有必然肯定的回答。工业革命中,最先发达的不是原先农业文明发达的中国、印度、埃及和两河流域,而是农耕条件并不占优的英国、荷兰;同样,德国最先发展起来的鲁尔区和中国重工业化的先驱东北地区都因产业结构的缺陷跌入资源陷阱难以持续保持区域经济排头兵的地位。没有什么优势可能一劳永逸。长江三角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区位的优越、地理的便利和历史的积存,但地理位置本没有优劣,现在的发展也将成为未来的历史,长江三角洲能否有更加灿烂的未来,由不了过去,也不能蒙头睡去仅寄希望于未来,它必须取决于现在,取决于现在的发展,取决于现在是否为未来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基础,是否为未来预留了足够充分的空间。长江三角洲是个整体,是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共同的家园和舞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长江三角洲能否如愿地从世界重要的加工车间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长三角三省市的区域协调。喜人的是,协调江浙沪,不再只有学术的探讨、理论的说明,也不仅仅光是行政推动、政府忙碌,它已经焕发成实实在在的民间行动。在2003年里,浙江、上海、江苏三省市党政代表团频繁互访,提出的“互相学习、互相服务、互相接轨、互相依托”,明眼人可以看出,这不只是表面的官样文章,在其背后,体现着三地对跨行政区经济、文化、交通等方方面面统筹协调的迫切渴望。继早已贯通的沪宁、沪杭高速公路之后,苏嘉杭(乍嘉苏)、宁杭(杭宁)已经或即将通车,苏沪、沿江、沪苏浙、苏震桃等高等级公路也正在或即将动工。在沪的江浙企业已经超过6万家;江浙的杉杉、春兰、森达、爱特福等纷纷把总部或营销管理中心迁往上海,既加深了上海的中心地位,也为自己和自己所在的省份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更广阔的前景。如今,不论愿意与否,江浙沪的命运都已经捆绑在一起。江浙特别是苏南外向型经济热火朝天,但是一旦没有了上海这个依托,即使不会偃旗息鼓,也会大打折扣;浙苏特别是浙江的民营经济和资本团队,离开了上海和江苏,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如鱼得水。同样,没有了江浙,上海的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更将无从谈起。长三角加速一体化的趋向,不仅仅是因为距离不远,也因为地缘的亲近和历史的暧昧,更因为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在整体上的互补。 中心城市的出现和发展总需要广大腹地的存在和支撑。腹地越广,城市的中心地位就越牢;周边地区越发达,城市的辐射能力也会水涨船高的愈强大。东亚历史上与上海同时开埠的城市还很多,但惟独上海声名最响、实力最强,这固然沾了上海地理优势的便利,但有作为中国农业文明最发达、手工业基础最雄厚、兴办实业和经商务工传统最浓郁的江浙拱卫更为根本。有近似上海地理位置的,不会只有一个,但有类似江浙的腹地却仅有上海,这是当年被敲开国门后,上海得以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一个渔村或县城迅速发展成为当年远东地区最大金融、贸易中心的关键。这是上海与生俱来的天分,反过来也成为江浙的福气。以无锡实业家、宁波金融家为代表组成的江浙财阀取代明清传统的晋商、徽商成为最活跃的商人代表,南通成为近代第一城,无锡一跃而成为民国时期第三大工业城市,都是因为上海。这些是解读上海开埠史无法跳跃的篇章,也是当下协调长三角发展不该拒鉴的史实。 “优秀”是一个并不确指的形容词,评价一个人的“优秀”与否没有千篇一律的标准。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