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比较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比较探究

中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比较探究   摘 要 科学传播人才决定着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本文基于大量统计资料,通过考察和分析中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不同模式,得出国外科普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到教育理念的规约,而中国科普人才培养模式虽然逐渐引入教育理念,但是从根本上并未改变政策和制度的干预。由此,发现我国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学传播人才;培养;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6-0047-04 马尔凯曾提出:“科学与大的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科学家与外部人员直接的社会接触建立起来的;但是它也能通过科学家在一个特定时期对从特定的社会成员或一个特定社会阶层中普遍获得的文化资源的选择和解释中以非常不同的方式建立起来。”[ 1 ]他将科学传播的地位勾画了出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领导人在国际会议上郑重提出:“把科学技术传播到人民中去,这是中国科技政策的优先目标。” 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向公民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的重要渠道是学校。[ 2 ]在国外,大学里的科学传播项目不完全源于拥护者的想象。20世纪中叶以来,这些项目出现前的几十年,科学传播和其相关学科已经教授给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以便他们拥有一些文科素养。[ 3 ] 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已经为全社会公认,科学研究与科学传播为科学的一体两翼,缺一不可,需要对称发展。国务院2006年2月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在高校设立科技传播专业,加强对科普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培养专业化科普人才”。科学传播作为一门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需要大力发展,并形成学科定位。正如薛明扬提出,为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不断寻求科研方法创新,重点建设一批与学科发展趋势相适应,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新兴、交叉学科,重点建设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势学科。其中,科学传播是一门值得教育者探索的学科 科技传播人才的培养是科学传播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现今国内从事科学传播事业的科班出身人才十分稀少,研究所中负责科学传播事务的人员也大多是兼职,较少有独立部门。社会对科学传播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教育部与中国科协已经开展符合科技场馆需求的科学传播教育人才等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同时支持试点高校(清华大学、北航、北师大、华东师大、浙江大学、华中科大六所高校)与科技场馆共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为试点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完善科学传播专门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校科学传播专门人才培养工作 从国内外来看,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传播专业是相对较晚形成的一个学科建制和研究方向,主要是因为各国教育部门较晚才认识到科学传播的这种教育投资有助于促进科学和技术的健康发展和繁荣进步。从国内来看,许多科学传播和普及工作者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为中国科学传播和普及事业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基础。他们利用相关学科的育人资源,从能力、知识和素质方面培养了以科学传播为研究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4 ]在本科培养阶段,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①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在二级学科传播学下设置的科技传播方向(授予传播学学士学位)。此外,复旦大学在哲学系内开设科技传播和科技决策本科课程(授予哲学学士学位,第二本科专业);在硕士培养阶段,主要有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设置科技传播方向硕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②和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科普研究所合办科技传播方向(授予传播学硕士学位)外,还有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也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硕士课程(授予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硕士学位);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有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传播学博士学位)之外的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开设了科技传播方向的博士课程(授予哲学或历史学博士学位)。这些学校依据自身特色,从不同角度培养高级科普人才,例如有的学校突出传播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有的学校着重理论研究方面的培养,但是它们都突出了共同的培养目标,即在传播学、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学科中培养文理交叉、多学科交融的科学传播人才 科学传播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是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内大学开始科学传播学科的教育较早,它们的整个学科建制相对比较系统和完善。科学传播学科倾向于科学学科,课程目标主要是强调怎样更有效地传播科学,即向学生讲授科学传播的方法和模式。现以澳大利亚开设科学传播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