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域融合角度对比探析《我弥留之际》两个中译本译者主体性发挥.doc

从视域融合角度对比探析《我弥留之际》两个中译本译者主体性发挥.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视域融合角度对比探析《我弥留之际》两个中译本译者主体性发挥

从视域融合角度对比探析《我弥留之际》两个中译本译者主体性发挥   【摘要】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核心思想。其核心观点为:将翻译视为译者与原文视域、目的语视域融合的过程。本文将以视域融合为视角,从译者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威廉 【关键词】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 视域融合 《我弥留之际》 李文俊 蓝仁哲 译者主体性 一、简介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1930年发表的一篇意识流小说。作为其“约克纳帕塔法世系”中重要作品之一,该小说以多角度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讲述了男主人公安斯 李文俊,广东中山人,中国著名翻译家。他因翻译了福克纳最难译的四部作品而为人熟知,此外他还编著了福克纳评传和画传,编译了《福克纳评论集》。关于《我弥留之际》的李译本有很多种,本文选取的是2015年由重庆大学/楚尘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那一版 蓝仁哲,四川省资阳县人,曾任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在加拿大研究方面颇有成就,译过福克纳的《野棕榈》、《八月之光》,而《我弥留之际》是他最后一本译作。本文所选的是译林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那一版 传统的翻译观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需以原著为中心,严格受到原文的限制,不能随意加入个人主观的思想和看法。由此看来,译者不过是原文意义的“搬运工”,翻译时不能带任何感情色彩。之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思潮的涌现,翻译研究者开始注意到译者这一角色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译者主体性这一概念也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理论恰好为深化翻译研究者对译者主体性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角度对比分析《我弥留之际》两个中译本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同时验证翻译过程其实就是译者和原文视域、和目的语视域融合的过程 二、理论框架 20世纪60年代,阐释学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盛行于西方哲学界。它的核心在于强调意义的理解和阐释。理解的历史性、偏见及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理解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它就必然受特定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是理解的历史性。而正是这一历史性,造成了人们的“偏见”。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即是人们在解释的过程中无法完全保持客观的立场,总会因其具有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掺杂些许主观因素。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偏见”并不都是消极错误的,应提倡“合法的偏见”,摒弃“盲目的偏见” 根据伽达默尔的观点,视域即“在一个特定的立足点上所能看到的视野范围内的一切东西”。文本作为原作者的创作成果,是原作者视域的集中体现。阐释者在理解文本之前,因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也具有相应的视域。理解的过程即是原文视域与阐释者视域交互碰撞融合的过程。将这一思想应用到翻译中,即可将翻译理解为译者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的过程。译者的视域来源于译者所处的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意识形态等因素,即理解的历史性。因此,译者的视域有一定的局限性,且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译者带着由自身所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所形成的视域去理解文本的意义,寻找自身视域与文本视域的重叠部分,并加以修饰补充,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视域,译文也随之诞生 由此看来,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观在翻译中的应用极大的颠覆了传统了翻译观,提升了译者的地位,也为翻译研究者更好的理解译者主体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因而,译者不再是原文、原文作者、原文意义的“奴隶”,而是与之有着平等地位的创作主体。根据许钧教授的观点,译者是狭义的翻译主体,而原作和读者是广义的翻译主体。在他看来,翻译活动的构成包含原作者、译者、读者、接受环境(包括原语和译语的语言文化规范)等因素之间相互涉及相互制约。换言之,这些因素作用于翻译过程中的某一特定环节,成为翻译整体活动的一部分,而译者主体性自始至终存在于整个翻译过程中,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译者阅读理解原文的过程,就是将自身的视域与原文视域融合,之后将自己的理解用目的语表达的过程,即为自身视域与目的语视域融合的过程。接下来笔者将以视域融合的视角、从译者的历史意识、文化意识以及读者意识三方面来对比分析《我弥留之际》的李译本和蓝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三、对比分析 1.译者的历史意识。伽达默尔将理解的“历史性”这一概念发展到翻译研究当中,简言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自身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每个个体都存在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都带有不可磨灭的时代烙印。而这一“历史性”也不可避免地会参与到译者和原文、译文视域融合过程中。笔者选择的两个中译本均为2012年完稿、2015年出版,而21世纪,中国译者的中心任务不再是单一翻译原文文本,而应联系当下社会需求辅助其他手段完善译作。在这一方面,两个译本都采用了撰写译序、增加主要人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