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格权中几个细节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人格权中几个细节问题

关于人格权中几个细节问题   近年来,我国发生的新闻侵权的案件,主要是侵害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三种。这三种人格权在新闻传播领域又有不同特点和某些细节问题。 死者的名誉权 关于侵害名誉权纠纷的官司一直是新闻诉讼的热点,尤为值得注意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5条规定:“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这实际上是给与死者名誉受保护的权利。根据民法的有关原理,名誉权属于人身权,是民事权利的一种,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因此,死者是不可能享有名誉权的。但如果死者名誉可以被任意诋毁而不受到任何制裁,这不仅对死者是不公正不合理的,而且也会影响其近亲属,他们会因此而陷于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和感情创伤,还可能受到社会的非议、歧视和疏远,以致丧失某些本应得到的利益。所以我国司法解释关于死者近亲属有权对死者名誉损害起诉的规定,实质上是把死者名誉视为死者近亲属的一种合法利益加以保护的。因此,在新闻传播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仅可能侵犯生者的名誉权,还可能侵犯死者近亲属对死者所享有的精神利益 但对死者名誉的保护也应有个期限。我国司法解释规定近亲属有权起诉,实际上包含了时限的规定,即死者的名誉保护到第三代为止。当死者第三代全部去世后,就不再有人有权为死者名誉起诉。在经历这样一个时段后,死者名誉已经趋于消失或者不再有实际社会影响。这样的规定可以避免某些人借死者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牟取不正当的利益,是合理的 死者的肖像权 目前,新闻侵害肖像权的形式主要有:新闻媒体中刊播未经本人同意拍摄、录制的他人在非公开场合中的肖像;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肖像作杂志封面;未经当事人同意,使用其肖像做广告,进行商业宣传。而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死者是否有肖像权”的问题。关于死者肖像权,因为它不像死者名誉那样,已有司法解释加以明文规定,因此,法院判案就缺乏法律依据。但关于鲁迅肖像案中,最高法院民庭曾就此案下达了一个附函,大意为:周海婴起诉其父肖像案,如符合起诉条件,有管辖权的法院应当受理。这就肯定了死者的儿子有权就保护死者肖像起诉,其中无疑蕴涵了死者肖像应受到保护的意思 我们知道,根据民法原理,自然人死亡,其民事权利即告终结。肖像权同名誉权一样,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人身权利,自然随着权利主体的消亡而丧失。因此,死者当无肖像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肖像权同名誉权等虽然都属于人格权,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最重要的区别是,肖像是一种“物”,一种“可用物”。作为特定人的真实形象(主要是面部形象)的再现,肖像有辨认、传递信息、审美、用于人体科学艺术研究等等多种功用,因而具有使用价值。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肖像可以成为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价格。因此肖像可以为肖像人带来财产上的利益。《民法通则》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的这句话,本身就承认了肖像的有用性以及获取财产上的利益的可能性。所以,肖像权所保护的,不仅是肖像人的人格尊严,而且也包含肖像所蕴含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公民死后,肖像权作为权利虽已不复存在,但是肖像中蕴含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依然存在。打个比方说,如果鲁迅活着时有人把他的肖像用做广告或其他营利性用途(姑且假定他同意),使用人一定会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他的肖像不应该随着他的去世而变得“一文不值”。这项利益应当归谁呢?无疑是肖像人的继承人。死者名誉受到损害,其亲属可以请求法律保护;保护死者肖像,也可以适用同样的原则 隐私权的几个限制范围 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对隐私权作出明确规定,但是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司法活动都提出要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并实际上将其视为名誉权而予以保护 法律在保护公民隐私权时,又对之作出一定限制,即规定了知情权。知情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泛指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民知悉、获取官方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在一般情况下,知情权是指广义的知情权。知情权给大众传媒及时报道新闻事件提供了法理依据 知情权对隐私权的限制表现在,当个人信息、个人私事或者个人领域与政治相牵连,成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时,这些个人情况就不应再属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而属于知情权的范围。比如公民的财产状况,是个人信息,属于隐私权的范围,但是国家官员特别是高级官员的财产状况都应向社会公开并接受舆论监督,这是保障政治清廉、防止腐败的一个措施,所以许多国家都用立法形式加以肯定。美国对隐私的保护,对公共利益言论也采取优先原则,在公共出版物上,公开名人的真实性情况(包括隐私)不受禁止。这一点一般都能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 此外,当个人私事不与政治相连,却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时候,也应当排除在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