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悲壮中生长――中国作家赴四川灾区学习采访.doc

希望在悲壮中生长――中国作家赴四川灾区学习采访.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希望在悲壮中生长――中国作家赴四川灾区学习采访

希望在悲壮中生长――中国作家赴四川灾区学习采访    为响应中宣部号召,深入了解“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基本情况,感受灾区人民在重建过程中体现出的“从悲壮中生长希望”的精神,中国作家协会组织了“中国作家赴四川灾区采访团”和“中国作协赴四川地震灾区学习考察团”,由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承志任团长,四川省作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勾春平,四川省作协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郭中期等陪同,在9月24日至29日期间赶赴四川映秀、汶川、都江堰、绵竹、汉旺、德阳、江油、绵阳、北川、安县等多个地震重灾区学习、采访。 希望生生不息 两年前的特大地震撼动了平静富饶的“天府之国”,山河破碎、骨肉分离的切肤之痛是每个中国人都曾感同身受的。两年过去了,在映秀镇原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汉旺地震遗址、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那些保留下来的倾斜的房屋和破碎散落的瓦砾依然令人悲恸。在汉旺地震遗址,作家鲍尔金娜告诉记者:“以前通过电视画面接受到的苦难悲伤,无论多真实生动,都无法为亲眼所见时所受到的震惊做足心理准备。当我今天站在空城废墟遗址,面对近乎超现实的惨景和巨大无边的恐怖,内心的震撼和痛感程度,无论如何用语言形容都会显得轻薄窘迫。” 在无情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受难格外悲壮,但希望生生不息,在悲壮中生长。两年来,在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四川人民从灾难中站起,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据了解,很多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工程都已经实现中央“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在都江堰新建的沪都家园和天马镇金陵村,作家们看到灾区城乡永久性住房重建已经基本完成,灾区群众居住条件有了显著改善;在上海援建的都江堰医疗中心,作家们了解到这里已经应用了最为先进的医疗设备,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都江堰水利工程昔日被地震破坏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恢复;在德阳新东汽宽敞的厂房中,机器轰鸣,灾区产业加快恢复振兴;绵竹孝泉镇家家户户的新房墙上重新画上了漂亮的年画,汶川水磨镇建起了美丽的羌城,精神家园和文化传统得以重建和延续。作家们还看到,灾区人民自立更生,生活安定有序;而每到一个地方,都可见可闻灾区人民对全国对口援建省市的感恩之语,对口援建的有效开展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作家李琦说,一路走来,看到曾经破碎的山河正在展露新的容颜,风采里又增添了悲壮和憧憬。重建家园的四川人,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孕育的伟力和精神。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路上素不相识的老人热情地邀请作家们到家里吃饭,说接受了全国人民的帮助,过意不去,哪怕做点微小的回报也能心安些。李琦说,重生的灾区人民对生命价值的重新思索,经过波折后人的坚强、豁达、厚道、感恩,展露了人性中最美好动人的部分。他们的精神风貌、生活态度让人感动并心生敬重 几天来,作家们谈到采访感受时说得最多的四个字是“悲喜交集”。作家张楚说,正像两年前地震时一句诗所写的那样:“大地裂开伤口,让我们用爱将它抚平”,两年多过去了,灾区重建的成果告诉我:无论是灾区人民、援建者还是那些默默祈福的人,正在用炽热的爱、浓烈的情,书写出灾区更美好的未来。作家高文瑞采访的几位地震幸存者已经住进了新房子,他们或做着小生意,或颐养天年。高文瑞说,从他们平静的表情和知足的神态中,可以感受到新生活的安逸,而这令我们感到安心。地震遗址令诗人李木马想到儿时亲身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他说,可怕的灾难随时可能重演,但如今灾难之后重建的力量比三十多年前有了很大进步,这让我感到格外欣慰。作家申艳说,虽然来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看到地震遗址心里还是很难受。参观了新建的小区和居民住房后,又发自内心地为灾区人民感到高兴。特别是看到河南对口援建的江油市李白故里,文物修复工作做得很细致,作为河南人的申艳也感到很自豪 两年来,四川省坚持把灾后文化重建放在恢复重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快灾区文化设施的恢复提升,抚慰和振奋灾区群众精神状态。在采访中,诗人江子就感觉到,虽然经历了重大地震灾害,但四川很多地区的文化传承并没有断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救亡、感恩等元素被重新激活并发扬光大。作家李浩说,面对重建的新映秀、新汶川、新绵阳,确实让我看到了人间大爱和对生命对民生的尊重。在这几天里,我无数次听到从灾民口中说出的感激和感谢,他们的脸上有着足够的真诚。他们表达着感恩,而他们源于内心的感恩也让我感动。当然我很希望在五周年、十周年之后,我们还能记得他们,继续给他们真诚的爱和关心;在灾区家园重建的同时,文化重建、道德重建和民生重建也应得到更多重视。精神的重建不仅是对灾区人民而言,对每一个人也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作家傅爱毛说,以前援建在自己头脑中只是概念化的词语,这次在四川亲眼看到重建的家园,心里对“大爱无疆”、“珍惜”、“感恩”、“知足常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