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感及认知双主线教学设计
情感及认知双主线教学设计 【摘 要】通过情感和认知的双主线设计可以对高中革命史教学进行深度的构建。认知主线可以厘清史实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历史史实发展的时空构架,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带领学生在纷繁芜杂的历史现象背后探究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逻辑。情感主线可以承载历史学科的重大社会功能,为立德树人而教,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情感与认知;主线;高中革命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71-02
【作者简介】荣进,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教科处主任助理,高级教师,南通市骨干教师
在目前的高中革命史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教师在讲授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渐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教师情绪饱满,慷慨激昂,但是却无法调动学生的情感“舞步”,使其与教师合拍。这样的革命史课堂是低效的,也就是说,目前在对中学革命史的教学处理上显然有值得改进之处
在革命史的研究中,随着研究视角的转换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传统的革命史研究的路径和内容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兴的社会史研究,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革命史理论的超越,建构起更加“有血有肉”的历史。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设计方面也就应该注意到研究领域的新变化。另一方面,历史教学需要富有情感要素的课堂的出现。教育部新研制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课标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何成刚,2016)事实上,核心素养的实现不是靠“知识灌输”可以达到的,而是需要教师积极挖掘课程资源中的情感要素,进行有情感温度的教学设计,构建有情感氛围的历史课堂
围绕对学校的“情感教育课堂”的认识,笔者在设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时,注重认知和情感双主线的设计。将纷繁的叙事通过线索的设计更好地贯穿统一,以期为学生描绘出一幅更加可感、具有教学实效的革命史画卷
一、认知主线设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课属于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在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承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发动的旧式民主革命运动,下启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同时,就内容分析,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小专题,其实就是“认识无产阶级领导的斗争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三个主题
主题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内容包括“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以及国民革命;
主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内容包括工农武装割据、红军长征和西安事变;
主题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内容包括内战的爆发、三大战役和革命的胜利
本节课属于主题一,自然就应该围绕“新”和“崛起”两个关键词展开教学
这样就将教学设计进一步梳理,突出主?,简化流程,通过“新”“崛起”两个关键词,力图完成对课文的解读,落实全课的结构线索构建和重点、难点突破。第一部分“新的革命开端”,抓住“五四运动”成为民主革命的新阶段这一核心,其“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广泛的群众性、斗争的坚决性、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同时还表明,由无产阶级这一新的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之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低潮中“崛起”的新的革命运动
第二部分“新的革命政党”,总结“新”的表现:新的政党性质(无产阶级政党)、新的革命方向(社会主义)、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对国情的新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而带来中国革命的新的面貌。正因为有着“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必将使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迎来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的“崛起”
第三部分“新的革命实践”,体现在:革命出现了新方式(两个革命政党、四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新形势、新成果。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我发现这一设计,有助于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同时也能够体现教材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成为贯穿课堂各教学环节的主脉
在这样的教学主线的梳理和设计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对教材的精心解读是保证教学内容高质量的前提。“教什么”是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与文本对话是做好课堂对话的先决条件。知识逻辑严密、线索清晰明了地构建起课堂知识体系,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驾驭教学内容
二、情感主线设计
本课不仅要关注革命史观,更要立足于近代化潮流,从民族复兴的视角和高度来看,而不是仅仅强调阶级属性,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鸦片战争以来许多仁人志士的思想和行为,革命史的教学会更具有时代意义
此处的核心素养的落实就可以具体体现为对“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关于“家国情怀”,《课标征求意见稿》中认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