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价值探析.doc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价值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价值探析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应用价值探析   【摘要】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按照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无缝隙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无缝隙组采取无缝隙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以下指标:(1)无抽搐电休克疗效;(2)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等候时间、治疗时间、抑郁评分;(3)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1)无缝隙组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无缝隙组采取无缝隙护理,(1)治疗前护理。治疗前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升其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认知,了解其原理、方法、过程和优点、费用等,疏导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依从性。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发挥家属对患者的情感支持作用。治疗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患者和家属的配合。术前1 d协助患者清洗头发,测量生命体征,12 h内禁食禁水。(2)治疗中护理。治疗中患者仰卧位,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麻醉药物,患者全身肌肉放松、停止自主呼吸后,给予不同能量脉冲电刺激,加强对患者意识、呼吸和脉搏的观察和记录。(3)治疗后护理。治疗结束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将其移至复苏区,去枕侧卧位,观察患者反应。2 h后可进食流食,但需要加强观察,以免出现意外。加强知识宣教,使患者正确面对治疗后不良反应,提高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俗? 观察指标:(1)无抽搐电休克疗效;(2)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等候时间、患者治疗时间、抑郁评分(采用HAMD评分标准);(3)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摔伤、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事件) 护理质量评分由科室护理小组负责人根据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护理工作衔接情况、护理工作执行情况等,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2] 痊愈:HAMD评分减分率大于等于75%;显效:HAMD评分减分率50%~75%;有效:HAMD评分减分率25%~50%;无效:HAMD评分减分率低于25%。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无缝隙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衔接良好,保障护理工作的良好过渡,避免发生风险的一种护理方式,具有连续性、可执行性和有效性,可提高护士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对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缩短护理时间,在短时间内通过密切配合和良好衔接,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其不适感,降低意外事件的风险率[6-7] 本研究中,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无缝隙组采取无缝隙护理。结果显示,无缝隙组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0、10、10、7例,总有效率为81.08%;无缝隙组分别为15、15、8、0例,总有效率为100%,且无缝隙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等候时间、治疗时间、抑郁评分均优于常规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与王香红等[8]的研究有相似性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缩短患者等候和治疗时间,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玲.无抽搐性电休克治疗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31(5):192. [2]张莉,杨保仲,汪祖巾,等.不同剂量罗库溴铵与琥珀胆碱运用于麻醉状态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肌松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6):31-34. [3]李海?f.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障碍患者的麻醉处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21-122. [4]苏军,郭志华,赵伟,等.丙泊酚复合氯化琥珀胆碱静脉麻醉下行无抽搐电休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4):112-113. [5]黄兴东,彭红星.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5):35-36. [6]文春光,郑小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180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43-44. [7]刘永峰,闵苏,董军,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大鼠抑郁症与海马γ-氨基丁酸通路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12(4):238-241. [8]王香红,张振兰,朱颀峰,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383-386. (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