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与环境治理思想的发展.doc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与环境治理思想的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与环境治理思想的发展

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与环境治理思想的发展   [摘 要]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中外学者调查各地的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情况,发表相关的学术研究论著。中央与地方政府组建水土保持实验机构,制定法律法规,组织技术专家研究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与措施。以政府为主导、技术专家为骨干力量的治理模式的形成,改变着中国社会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促进了环境治理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民国;水土保持学;环境治理思想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研究”(2015H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荣华,历史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讲师(陕西杨凌 712100) 民国时期,随着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中国社会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与科学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作为科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治理思想,也呈现出与传统社会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在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环境治理思想中,水土保持理论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西方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中国社会对水土流失的认识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中外学者奔赴各地,调查与研究水土流失问题,中央与地方政府建立了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制度与机构,这开启了环境治理的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今天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基础 一、西方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与水土流失问题的调查 水土保持学属于林学的分支,它通过研究地表水土流失的形式、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与控制水土流失的基本原理、治理规划、技术措施及其效益等,以达到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治理江河与风沙、保护生态环境服务①。水土保持学首先在美国兴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美国西部平原的开垦,自然植被遭受破坏,土地裸露十分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沙尘暴肆无忌惮地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人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导致了自然无情的报复,美国社会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法律、机构以及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治理土壤侵蚀问题,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水土保持学说②。民国学者陈恩凤指出,水土保持研究始于北美,且时间不长,“查斯项工作之研究,兴于北美,北欧土地利用甚为合理,土壤鲜生侵蚀,故此成为专门科学,不过二十年内事”③。美国治理水土的实践,促进了水土保持学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国社会对水土流失问题的认识 中国的水土保持研究是在美国学者罗德民等人的帮助下开展的。作为国际水土保持学科奠基人之一的罗德民教授,1922年来到中国,在南京金陵大学森林系任教,1923年在河南、陕西、山西等地调查森林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1924和1925年带领李德毅、任承统、蒋英等金陵大学森林系的师生,在山西进行水土流失的试验,先后写下了《山西森林滥伐和斜坡侵蚀》《山西土地利用的变迁》等学术论文,1926年在山东进行雨季径流和水土流失的研究。此外,他还与任承统等人调查了淮河流域的植被与水土流失情况,写下了《森林地面覆被物影响地面流量土层渗透及土坡冲刷之试验》《淮河上游调查报告》等文章。1944―1943年,罗德民又一次来到中国,主持西北水土保持考察团,到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进行考察,帮助国民政府拟订开展水土保持研究的工作计划、培训中国水土保持工作人员以及筹建天水水土保持试验站①。罗德民因工作缘由返回美国后,另一位美国学者寿哈特来到中国,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水土保持研究。他还在重庆建立小型水土保持示范区,发表《美国水土保持之实施及在中国进行之方法》《珠江流域之水土保持》等论文② 水利学家在治水的过程中,也认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李仪祉指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解决,事关黄河治理的成败,“黄河之患,在乎泥沙。泥沙之来源,由于西北黄土坡岭之被冲刷。欲减黄河之泥沙,自须防制西北黄土坡岭之冲刷”③。引进西方的水土保持理论,有助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解决困扰黄河的泥沙问题。水利专家张含英指出,中国水土流失治理迫在眉睫,但是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必须借助“它山之石”:“我国对防制土壤之冲刷,虽需要至切,但迄未着手。欲事探讨,只得借助他山。兹读美国鄂礼士著《土壤之冲刷与控制》一书,推理精详,徐庶阐明,堪供参考,爰?译之。”④《土壤之冲刷与控制》一书,系统全面介绍了土壤冲刷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冲刷之因素、防护之方法、雨量与径流、阶田之设计、阶田定线之理论及实施、阶田之修筑、阶田修筑之费用及其维护、阶田之排水出路、沟壑之控制、临时性及半永久性节制坝、永久性节制坝或保护坝、植物之特殊效能、土壤之保持及田地之应用等内容。他对这本书的翻译,丰富了中国的水土保持理论,促进了治水事业的发展 林学家在研究中国水土流失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学习国外水土保持知识的重要性,先后赴国外考察。傅焕光于1945年6月被国民政府农林部派往美国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