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监管体制机制
在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监管工作中,我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监督检查,着力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促进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建设工程招投标监管体制,确立统一有序的管理格局
(一)统一建立政府领导下的招投标综合监督管理机构
针对过去招投标工作管理分散、政策规定不统一、部门监管缺位和综合监管缺失等问题,我省大力推进招投标监管体制改革创新。2006年10月,省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任主任、16个省直部门为成员的招投标工作管理委员会,负责全省招投标活动的统一指导协调;并成立专门机构“省招投标管理办公室”,负责全省招投标市场的综合监管;县级以上政府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辖区内招投标活动的综合监管。目前有13个地级市62个县(市)成立了招投标综合监管机构。
为了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解决行政监督缺位错位的问题,2007年7月,省政府批准成立了省招投标监督管理局,随州等市也陆续成立了招投标监督管理局,与招投标管理办公室合署,履行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职责,从而实现招投标市场由分散监管向综合监管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相结合的根本转变。
(二)统一建立政府主导、集中服务、规范有序的综合招投标平台
2003年10月开始,省、市、县三级陆续组建综合招投标中心,与发展改革、建设、水利等部门的招投标中心并存,部门各自为政、行业垄断、规则各异等问题难以克服。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和不断探索实践,2005年11月,省政府决定整合省级招投标平台资源,将交通、水利、建设、国土、财政、国资、卫生、电力、信息产业、政府采购等行业的招投标活动全部纳入省综合招投标中心交易,省直其他主管部门的招投标平台予以撤销。
各地按照省政府要求,先后组建综合招投标中心73家,基本实现“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操作规程、统一进行监管”。各级综合招投标中心切实加强硬软件建设,完善交易、综合性服务和信息网站大厅,以及管理办公区、评标区和监控室等“三厅二区一室”功能,装备电子监控、计算机网络和无线电屏蔽等系统,打造公开透明、统一有序的市场交易平台。仅2006年完成进场交易项目2431个、交易金额243.3亿元,平均节资率达12%。
(三)理顺招投标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改进行政监督工作
为适应招投标工作新体制、新形势的需要,改变过去行业主管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管理模式,各级政府进一步明确分工、明晰职责,着力强化招投标综合监管机构、各行业主管部门、招投标中心和招标人等责任主体的监管责任。规定招投标监督管理局受政府委托,监督和指导各类招投标业务,不介入具体招投标活动;各行业主管部门依法依规,负责本部门、本系统内的招投标监管工作,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监察机关负责对行政监管部门的行为进行再监督;招投标中心负责提供场地、信息、技术咨询和集中办公服务,实行“零收费”;招标人依法自行或委托代理机构组织招投标活动,充分体现市场主体地位。全省逐步形成了以招投标双方为主体,综合招投标中心为平台,执法监督部门为保障,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的招投标责任体系和制约机制。
二、创新招投标活动运行机制,遏制规避招标、围标串标等行为
针对招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新情况新特点,我省立足于构建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着力创新招投标过程中的游戏规则,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一)改革资格预审办法,创造投标人公平竞争环境
资格预审是整个招投标活动的总入口。过去,投标人资格预审能否通过,完全由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说了算,而且整个资格预审过程不透明,是围标、串标现象发生的主要环节和根源。为此,武汉、宜昌、荆州、随州等市在资格预审制度和方式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是从制度上规定,凡国有资金投资建设工程的招标项目,招标人或招标代理机构必须在综合招投标中心完成资格预审。二是在技术上,资格预审的审查方式、内容、程序等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减少人为因素。三是将资格预审分为“合格制审查”和“评审制审查”。一般招标项目的资格审查,实行“合格制审查”,即只对投标人的市场准入条件进行审查,凡条件合格的,均可参加投标,使招标人或招标管理机构没有理由排斥任何一个合格的投标人。技术特别复杂或者具有特殊专业技术要求的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实行“评审制审查”,即由资格审查委员会对投标人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业绩、信誉等进行综合评审,通过评分排名方式,选择和确定符合规定数量的合格投标申请人参加投标。资格预审结束后,网上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二)改革评标定标办法,从技术操作上遏制围标串标行为
为最大限度地解决串标、围标和串通抬价、低价恶意中标等突出问题,我们坚持“三招并举”。一是严把“五关”,即严格把好信息发布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