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导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 〔2〕.docVIP

启导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 〔2〕.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启导人生意义,弘扬中华文化 ——关于《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的读书心得 学校 常熟市昆承中学 姓名 高文萍 教育是理想的职业,教育为民族的未来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社会保持文明与进步,教育者当然要有理想,要有自己的生命追求! 中国是一个有两千多年教育传统的国家,如何在面向未来的变革中不丢失自己的传统,是今天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回首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重温历史则使我们拾回信心和守持底蕴。当对教育普遍感到困惑和迷失、感到失重的眩晕和失衡的危险时,不妨捧起王丽著的《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你会在功利主义、技术主义、工具主义、官本位价值弥漫的现实中找到一种不可多得的镜鉴和参照当我们把目光极力投向西方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回眸,因为先哲们为我们总结了众多传统教育的精髓和精魂。 王丽我们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积重难返,所以才让我们寻找、对比、怀念那些散落在各地、特点突出、教化明显的民国教育样本? 王丽,浙江乐清人,文艺学硕士,曾任中学语文教师。1997年11月在《北京文学》第11期发表《中学语文教育手记》,引发了有关中国语文教育的社会大讨论。现为人民出版社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材副主编、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编有:《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学者教授讲析新中学语文名篇》、《中学人文读本》(与丁东等合编);《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和《著名科学家美文》等多部;另有随笔集《人世间最美丽的》。本书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在《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新京报》《新教育》《教师月刊》等报刊发表的随笔、书评和时评等二十多篇,内容侧重于基础教育及中国传统教育,原创性较强;文笔流畅,时有独到见解。总体看,这是一本对广大教师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书稿。 中国第一份初等小学堂必修科课程表由《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其中历史、地理、格致三科不是纯知识的教育,而是渗入了浓郁的人文内容,是关乎灵魂和生命的教育,是关乎做人、做中国人的根本的教育。  小学一年级历史课的内容是“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事实”,即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及本乡本土古代先贤名人事迹。其背后蕴含着这样的理念:一个人在开启童蒙之时,历史知识的进入应当首先从身边、从脚下这块土地始,从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始,而不是从国家、民族这些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大词始。儿童就是从本乡本土的“某某公”的事迹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骄傲,进而从精神上与祖先建立起联系,找到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最原始的确认。  课程表设计者极具发展眼光,考虑到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触角也会日渐向更广阔的时空伸展。到了三年级,在认识乡土历史的基础上,内容进一步扩展到国家、民族的范畴。地理课和格致课,其思路如出一辙。 这份课程表颁布于新教育诞生之初的1903年,从今天看,它就像长江源头的一泓清泉,虽然涓涓细流,却散发出清新怡人的气息。然而,在百年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这股细流又何以湮灭不见,一如消失在沙漠里的水?我们是否应该予以深层次的反思呢? 追寻好的语文教育传统,重新认识母语教育的价值,是传承国学的当务之急 中国语文教育有众多的好传统,如诗教、游学、读经、书法、对对子等。其中,对对子是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中开笔作文之前的必修课,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法。对一副好对子会为作诗、读诗、理解诗打下坚实基础。从汉语修辞来说,对对子又称对偶或对仗,它是中国语文的奇葩,构成了文言文最华彩、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对对子能充分利用汉语、汉字单音、四声音节的特征,能充分发挥儿童时期记忆力特强的特点,也避免了儿童时期理解力差的缺点。突出记忆力的发挥和锻炼,是我国两千多年来汉字启蒙教育最有效、最成功的特点。对对子还是测验学生语言积累和才思悟性的最佳法子。最有名的例子当数1933年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试卷出的试题。他出了一道孙行者的对对子试题。试毕,据说高中者仅一人,所对为胡适之,引起舆论大哗。而今,大学中文系教授甚至是专研古典文学的,不懂平仄,不会对对子,更不会作诗者大有人在,对此大家已习以为常了。  任继愈先生说: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自从有文字以来没有中断过。你看骑马的那个马字,从前那个写法一直到现在还能看出那个痕迹。语文课应该代表五千年的成果。梳理语文教育历程,有时候我们走入了误区。语文教育亟需理性回归,把好的语文教育传统追寻回来,重新认识母语教育的价值,是传承国学的当务之急。 试想,如果我们国学教育传统传承得好,那么还会出现某博士扶正、斧正不分的笑话吗? 教育血脉需要承续,而承续的重要载体是传统与现代打通的好的教材 既能忠实于原著同时又能将传统与现代打通,并以现代来激活经典的教材,目前在国内难寻。在这一点上,港台地区做得相对好一点。台湾高中《中国文化基本

文档评论(0)

mtyi2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