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搜集和学术开新(演讲提纲).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搜集与学术开新 第一讲 学者的心态 学者的使命 我国古人的观点。士大夫=学者+官员(literati and officialdom)。士人=学者=scholar, Gentleman (君子的大写)。曾子:士不可不弘毅。蔡仁厚:志,士之心也。 德国学者的观点。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学者的私德谁献身于获得这些知识,谁就叫作学者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今天重温这段论述,我们倍感亲切。“为人类服务”是一个学人应有的胸怀。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还需要永葆“天真”。特别是人文科学,前人由于历史的局限,设置了许多观念的壁垒,遮蔽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的学者称创造的主要障碍来自已知的东西,不无道理。笛卡儿、康德等大思想家研究问题总是先进行“还原”。马克思也曾高度赞扬古希腊人认识事物的“天真”:“希腊人,永远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们有这样伟大的天真,这种天真把每一件事物,可以说,不加掩饰地摆在事物本质的纯洁的光线的照射之中。”只有具备这种“伟大的天真”,心灵才可能去蔽而澄明,摒弃一些虚假或陈腐的观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珍视传统又敢于创新。如此也就易于找到一方等待自己开拓、耕耘的处女地,只要持之以恒,就有可能栽培出累累硕果。 真正的学人,既是赤子,又是勇士,其独特的人格便是这二者的统一。出于“天真”做出来的学问,往往一时不为人们所理解,有时甚至招来责难,需要承担风险,但凭着“真诚”就能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自叙:“所有这些困难我都清楚,但我并不胆怯;所有这些阻力之大我都感到,但我并不沮丧。我凭借小小的一点猜测,作了一次冒险的旅行,而且已经看到了新大陆的边缘。”康德一生都发扬了这种无畏精神。 俯瞰学界现状,“缺真病”颇为肆虐。借用时下流行的批评术语,其症状便是“浮躁”。之所以躁,主要是因为缺少真诚。近些年书市的确繁荣,但不应忽视其中“炒货”之充斥,极端者自己不甚了了,竟现炒现卖,蒙骗世人。为何炒?当然不是为求学术发展,目的或许在于晋爵加薪。所以浮,还由于缺乏天真。躁而浮实为必然,不过还有不躁亦浮的情形。有些学人数十年如一日,爬行于书山之间,漂浮于学海之内,却长期无所建树,最后自觉漂泊无寄而嗟叹不已,毕竟治学不仅要继承,而且应开新。 缺少真诚者容易为物欲所蔽,缺少天真者容易为观念所蔽,他们都丢失了赤子之心,自然无从达到学问的澄明之境。 真诚便有献身精神,天真才会发挥创造潜力,二者一体方能求实、创新。为了当代学术的振兴,我们呼唤真诚,赞赏天真! 第二讲 思想者的素质 一、学者宜同时是思想者 1.善于发现问题 2.习惯于深入开掘 3.能够纵横比较、识同辨异 4.要有批判精神 5.要能联系实际 6.要能综合概括 二、思想者应有的素质 1. 2. 3. 一个思想家应有的素质 ——读刘勰的《序志》有感 我国当代也许不乏学者,但是的确缺少思想家。有幸终生治学,熟悉一个学科的既有成果即可称之为学者,唯有那些既有学问又有胆识,能在前人基础上拓开新视界的人才称得上思想家。学者是文化财富的持有和传递者,思想家则还是文化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南北朝时代的刘勰,三十来岁撰成《文心雕龙》,奠定了他作为思想家的历史地位。《序志》是该书最后一篇,具有统御群篇的性质。作者首先解释了书名的含义,然后依次阐述了写作的缘起、全书的结构和著述的原则等,最后以一“赞”语收结。此篇不仅对于人们理解《文心雕龙》这部已见世界影响的巨著有着引导作用,而且对于后世学人如何治学富于启迪意义。 首先,作为一个思想家,刘勰具有“树德建言”的志向和续写历史的祈求。在他看来,人为天地之心,人心为形身之君,人类之所以能超出宇宙中其它万物,就在于具有无穷的智慧,能够“制作”亦即创造,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虽然人生是短暂的,但是一个人创造了文化财富,则他功在千秋。以此为价值取向,学术研究便成为一种自由的劳作,发微探幽,其乐无穷;文化创造乃是一种崇高的事业,一朝成文,千载凝锦。一个思想家之所以甘愿呕心沥血,其最大祈愿是为人类的文化大厦添砖加瓦,给后代留下自己的探索成果。遗憾的是,当今学界大多失去了这种高远的志趣,普遍缺少一份赤诚,一份肃敬,一份心平气静;常常可见一些人热衷于炒作,仅仅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以致无心于“学”而专注于“术”。如果人们能将目光较多投入于历史的需求,真正潜心于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致力于新的建树,就不会有时下如此浮躁和喧嚣的局面了。 其次,作为一个思想家,刘勰具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超越前贤的勇气。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一个“文的觉醒”时代,曹丕、曹植、应玚、陆机、挚虞和李充等已有专门论文的著作,在刘勰看来虽各有所长但不免“各照隅隙,鲜观衢路”之弊,而桓谭、刘桢、应贞和陆云等间或也论及文章,可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没能寻根索源。有鉴于此,刘

文档评论(0)

tzcu2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