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针灸学绪言精选
韶关学院医学院中医系 张小兰 《针灸学》 绪 言 教学目的: 1.掌握针灸学的概念及针灸疗法的特点,明确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本学科的意义。 2.熟悉针灸学发展简史及对外交流概况。 3.了解本课程主要的内容及学习目的和方法。 【概述】 针灸学的概念: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以往的教材中,针灸学的定义被归纳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从针灸所包含的内容来看,此概念不够准确全面,它仅仅考虑针灸治疗一个方面,将其归为针灸治疗学的定义似乎更为恰当,经络、腧穴、操作技能等都是针灸学的研究范畴,在定义中应有所反映。 《针 灸 学》主 要 内 容 经 络 腧 穴 针灸方法 理论核心 施术部位 操作手段 针灸学特点: 针灸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医学,之所以历经沧桑而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特有的魅力,充满古奥神奇的色彩,是因为针灸具有如下特点: 1.适应症广,疗效独特 1979年,WHO就列出适宜针灸治疗的43种疾病名称。目前据统计,可用针灸治疗的病证已达300种,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各科,其中对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 2.操作方便,经济安全 针灸疗法使用器具极为简单,除针、艾和消毒材料外,所需其他物品不多,用具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应用,加之费用低廉,容易推广。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更无毒性作用,是任何药物疗法难以相比的。 一、针灸学的发展简史 针法的起源可追溯到石器时代。古代最原始的针刺和切割用具称为“砭石”。《说文》:“砭,以石刺病也。”这是一些经过磨制而成的锥形或楔形的小石器,用来叩击皮肤的一定部位,浅刺出血和割治排脓,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当身体某处有了痛楚时,很自然地会用手去揉按捶击,以减轻或解除痛苦,当其发现用一种石器叩击身体某部位或放出一些血液时疗效更为显著,从而创造了砭刺疗法。砭石之外,古代还有骨针和竹针的应用。 灸法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业为主的民族。北方气候寒冷,当人类知道用火以后,一些风湿痛之类的患者,很自然地会进行烤火取暖。可能偶尔被火烧伤了某处,结果却减轻或“治愈”了某种病痛,于是就发明了灸法。据考古证明,我国在距今50万年前就已开始用火(从北京周口店发掘北京人的含骨化石的地层中,发现有遗留的灰烬,为灸法提供了依据)。灸法所用的材料,最初很可能是利用一般的树枝等燃料来烧灼、烫、熨,后来才专门选用了艾绒。经过长期积累经验,创造了灸法和热熨疗法。 到仰韶文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畜牧业比较发展,已广泛地饲养牛羊等有角的动物,这对与拔罐疗法的创造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拔罐疗法,古称角法。 针灸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大致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各种学术思想的进步,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促进了针灸学从实践经验向理论高度的深化,针刺工具由砭石、骨针、竹针发展到了金属工具,从而扩大了针刺医疗实践范围,使针灸学术飞跃发展。1968年在河北满城的西汉刘胜墓(公元前113年)中出土了4根金针和5根残损的银针,为我们展示了古代九针的一部分原形。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撰于先秦,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内经》成书为标志。 《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中也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对经脉病候也有详细具体的论述,而且对奇经八脉有所认识。在腧穴理论方面,也有较为完整的论述,论及穴名约160个,对特定穴理论阐述较详,为后世腧穴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刺灸法(补泻手法)方面有系统详尽的论述,《内经》列有100多种病症,其中绝大多数疾病都是应用针灸治疗,特别在《灵枢》中显得更为突出,因此《灵枢》又有《针经》之名。 《难经》:是继《内经》之后的又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大约成书于汉代,进一步丰富充实了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在阐述经络学说中的奇经八脉理论,腧穴学中的八会穴、五腧穴理论,刺灸学中的针刺补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