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脑和脊髓的被膜 血管 n.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nppt整理

1.硬膜外隙: 是位于硬膜囊与椎管壁(即椎孔内壁骨膜和黄韧带)之间的窄隙。此隙上端附于枕骨大孔边缘,下端终于骶管裂孔,由骶尾背侧浅韧带封闭。侧方可经椎间孔通连椎旁间隙。 内容:丰富的脂肪组织、动脉、静脉和淋巴管,并有脊神经根通出。 硬膜外麻醉就是将局麻药注人硬膜外隙内,阻滞脊神经的传导。 一、硬膜外隙的阻滞麻醉 硬膜外隙阻滞麻醉是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隙,麻醉该隙内的脊神经。 (一)体位 1 、侧卧位是椎管内麻醉最常见的体位,病人向一侧卧,双肩的连线以及双侧髂嵴的连线与手术台垂直,大腿屈曲靠向躯干,头和颈向胸部弯曲,这样可使腰椎达到最大的屈曲,使棘突彼此分开,有利于正中或旁正中穿刺。 (一)体位 2、坐位 病人在手术台中央,膝关节弯曲双足放在凳子上,通常放在合适的架子上或靠在一个现场辅助物上。可以通过脊柱旁正中进行穿刺,这种体位对任何穿刺方法均为比较理想的体位,穿刺导管固定后将病人躺平为仰卧位以提高麻醉的阻滞平面。 (一)体位 俯卧位 适宜于会阴部手术时,优点是麻醉后病人不需改变体位即可手术,该体位的穿刺点应选择在第1腰椎平面以下进针为宜,因第1腰椎以下的椎管内无脊髓。 (二)穿刺进路 硬膜外隙的穿刺进路有两种,即后正中和旁正中进路,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 后正中穿刺法 通过脊柱的后正中线在相邻的椎骨之间向椎管内进针,进针的角度根据椎骨的棘突的方向不同而不同,在腰部穿刺针几乎成垂直方向进针,而在胸段进针的角度可以变得更倾斜。 当位置确定后,在选定的部位用局麻药注射一个皮丘,在椎骨的棘突之间进针,进针时针 尖方向与棘突的方向相一致,穿刺针经过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黄韧带,再稍进针就可进入硬膜外隙。继续进针穿破硬脊膜至硬膜下隙,即刺破蛛网膜而达到蛛网膜下腔。 (一)硬脊膜 膜的厚度各段不一,以寰枕区为最厚(2~2.5mm),颈胸段次之(分别为1.5mm和1.0mm),腰段再次之(0.33~0.66mm),骶段最薄(约0.25mm)。 硬脊膜囊:上方附于枕骨大孔周缘,与硬脑膜相续,向下在乎第2骶椎高度形成一盲端,并借终丝附于尾骨。硬膜囊两侧伸出筒状鞘膜分别包被脊神经前根和后根,形成硬脊膜。 2.脊髓蛛网膜 衬于硬脊膜的内面,薄而半透明。向上与脑蛛网膜相续,向下在平第2骶椎高度成一盲端。 在两侧,随硬脊膜延包脊神经根,称为根蛛网膜。 蛛网膜还向外面发出一些细小囊状突起, 可穿过硬脊膜,突人硬脊膜外隙的静脉内,即蛛网膜绒毛。它们与颅内蛛网膜粒同属脑脊液回流装置。 蛛网膜下隙: 位于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隙内充满脑脊液。向上经枕骨大孔与颅内相应的隙相通,向下达第2骶椎高度,向两侧在脊神经根周围形成脊神经周围隙。蛛网膜下隙在第1腰椎至第2骶椎高度扩大,称终池。池内有腰、骶神经根构成的马尾和软脊膜向下延伸的终丝。 蛛网膜下隙是充满脑脊液的“水囊”,脑脊髓悬浮于其中。胸段蛛网膜下隙呈筒状环绕脊髓,蛛网膜距脊髓3mm左右,穿刺时易损及脊髓。成人脊髓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第2腰椎以下蛛网膜下隙扩大成圆锥形终池,池中已无脊髓,只有脑脊液浸浮着终丝和马尾。 故在第3—4或4~5腰椎间进行穿刺,一般不会损伤脊髓。临床上也常经第3、4或第4、5或第2、3腰椎棘突间刺人终池,抽取脑脊液或注射药液。 坐位时,脑脊液由于重力作用流向下,使终池充胀,前后径可增至15mm。因此,蛛网膜下隙穿刺取坐位比卧位更易成功。 3.软脊膜 与脊髓表面紧密相 贴,并深入其沟裂内。 前正中裂:软脊膜前 纤维索 后正中沟:后纤维隔 脊髓两侧:齿状韧带。 3.齿状韧带 三角形,额状位,介于前、后根之间底连脊髓,尖向外侧,推顶蛛网膜而附于硬脊膜。 作用:维持脊髓正常位置。 (2)硬脑膜窦sinuses of dura mater 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 脊髓的静脉 脊髓静脉 脊髓前、后静脉 前、后根静脉 椎内静脉丛 蛛网膜下腔: 终池 蛛网膜下池 小脑延髓池 桥池 脚间池 交叉池 环池 脑: 脊髓: 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充满脑脊液。 subarachnoid space: 终池 终池 腰穿: 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颗粒状突起,脑脊液通过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归入静脉。 蛛网膜粒arachnoid granulations: 蛛网膜粒 (三)软膜 深入到脑、脊髓表面的沟裂中。 1. 软脊膜: 齿状韧带 2. 软脑膜: 在各脑室内: 软脑膜 + 血管 + 室管膜 脉络组织 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二、脑和脊髓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来源于椎动脉和颈内动脉。 1. 椎--基底动脉系 枕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